導讀:根據IRENA 數據,在全球碳中和加速的背景下,疊加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探,經濟性不斷提升,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由2010年的17.46GW提升至2021年的132.81GW,CAGR達到20.26%。 光伏產業作為電力工業的主流發電技術之一,降本增效是貫穿行業技術發展的主旋律。硅片尺寸
根據 IRENA 數據,在全球碳中和加速的背景下,疊加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探,經濟性不斷提升,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由2010年的17.46GW提升至2021年的132.81GW,CAGR達到20.26%。
光伏產業作為電力工業的主流發電技術之一,降本增效是貫穿行業技術發展的主旋律。硅片尺寸決定組件尺寸,182/210 尺寸迅速普及。在光伏產業鏈中,硅片作為連接上游硅料和下游電池片的重要一環,其主流尺寸的變化趨勢直接影響下游電池片和組件的尺寸發展趨勢。
相同用料下,增大硅片尺寸可以有效減少拉晶和切片的次數,從而有效降低了單位生產成本。此外,大尺寸硅片與多主柵、半片等組件提效技術相兼容,為組件提供了探尋更高效率的可能性。2018年后出現的M6(166mm)硅片和G12(210mm)硅片相較于當時主流的M2(156.75mm)硅片面積,分別增加了12%和81%,近年來憑借其降本增效的優勢快速得到普及。2020年6月隆基、晶科、晶澳等7家公司聯合倡導建立了M10(182mm)光伏硅片標準,182尺寸硅片在具有較大尺寸的同時,較210尺寸在包裝運輸、人工安裝、載荷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目前已成為大尺寸組件的主流選擇之一。
從硅片環節來看,166mm 尺寸硅片是現有電池產線可升級的最大尺寸方案,作為近兩年的過渡尺寸,2021年仍占市場主導。隨著大尺寸在各環節成本優勢凸顯,主流硅片廠商也紛紛加快了大尺寸硅片的布局,根據 CPIA 數據,2021年182mm和210mm尺寸硅片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了45%。
各硅片廠商的大尺寸產能于2022年陸續放量,且部分企業已將產線全部轉為182mm、210mm 等大尺寸,2022 年已成為大尺寸硅片主流化元年,182mm和 210mm 尺寸硅片的市場份額持續擴大。億晶光電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產品均為182、210mm大尺寸系列產品。TCL中環正著力提升寧夏銀川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慧工廠的產能。此外,沐邦高科表示,把握大尺寸硅片的行業發展趨勢,提升182mm及210mm硅片產能。沐邦高科二期年產3GW高效單晶硅棒建設項目正在建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