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綠色制造發展模式及工業節能實踐調研報告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3/24 16:24:11 用手機瀏覽

  在全球碳排放量激增、全球氣候加速變暖的背景下,發展“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球熱點。我國也明確將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列為國家戰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促使經濟結構調整,從而減少高碳能源消耗,盡快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并進的目標已經成為國家共識。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它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命脈,制造業是否具有“綠色基因”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一.綠色制造的源流及發展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之后,低碳經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各國對創建節能環保的良好社會形態的要求與日俱增,綠色制造因其對資源需求的降低、對制造效益的提升而逐步成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制造工藝,受到各國的重視。對于整個社會而言,綠色制造可緩解全球能源日益枯竭的現狀,能更好地利用有效的資源,減少資源的消耗和浪費,降低環境污染,為創建和諧社會,推動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1996年國際環境管理體系標準IS04001和IS04004相繼頒布,它把環境管理的強制性和改善生態環境及人類生活居住環境的自愿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國際社會找到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依據和正確途徑,保證新世紀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國際環境管理標準的提出,是企業發展綠色制造行業的準則,對企業而言,綠色制造的基本理念也是降成本增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綠色制造理念在我國的提出和應用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趨勢,而我國綠色制造理念的應用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需要在今后的應用中不斷創新和開發,以使綠色制造更好地為機械制造業服務,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節約能源,加快我國機械制造業的國際化進程。綠色制造不但已經成為全球各國家和地區的共識,而且已經在許多地區被踐行,被列為許多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概念最先于2003年由英國在其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提出。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能效、高收益、高效益為主要特征,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

      可以說,低碳經濟是綠色制造的基本訴求,綠色制造的一個重要目標則是為了打造低碳經濟。兩者既有前后關系,又同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主要構成。

      從概念上看,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這其中本身就需要用到許多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和先進制造的基本工具及流程。所以,在低碳經濟的視閾下探討綠色制造具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定位。

      二.綠色制造戰略規劃的布局:《中國制造2025》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制造業的總量和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對資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粗獷式的制造水平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求,綠色制造正是基于這一理念誕生的。本世紀初,我國就開始通過加強規劃引導,完善扶持政策,將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和相關發展目標納入各個“五年”規劃和相關產業發展規劃中。例如通過制定《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發展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等,制定促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發展的財稅、金融、價格等激勵政策。《中國制造2025》(以下簡稱“規劃”)經李克強總理簽批,由國務院于2015年5月公布,有學者稱其為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規劃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其中,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是第一階段目標。我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較高,以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而且最為關鍵的是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因此,對綠色制造的關注度不言而喻。規劃提出要堅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著力點,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要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

      規劃同時提出,到2025年的目標是: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邁上新臺階。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在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方面進行以下部署。

      一是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力度,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積極推行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提高制造業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二是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全面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工、印染等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大力研發推廣余熱余壓回收、水循環利用、重金屬污染減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廢渣資源化、脫硫脫硝除塵等綠色工藝技術裝備,加快應用清潔高效鑄造、鍛壓、焊接、表面處理、切削等加工工藝,實現綠色生產。加強綠色產品研發應用,推廣輕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術工藝,持續提升電機、鍋爐、內燃機及電器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機電產品和技術。積極引領新興產業高起點綠色發展,大幅降低電子信息產品生產、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質含量,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和綠色基站,大力促進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三是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支持企業強化技術創新和管理,增強綠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續提高綠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開展工業園區和企業分布式綠色智能微電網建設,控制和削減化石能源消費量。全面推行循環生產方式,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強化技術裝備支撐,提高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廢舊金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綜合利用水平。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實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進產品認定,促進再制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是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推行生態設計,顯著提升產品節能環保低碳水平,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建設綠色工廠,實現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發展綠色園區,推進工業園區產業耦合,實現近零排放。打造綠色供應鏈,加快建立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的采購、生產、營銷、回收及物流體系,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壯大綠色企業,支持企業實施綠色戰略、綠色標準、綠色管理和綠色生產。強化綠色監管,健全節能環保法規、標準體系,加強節能環保監察,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開展綠色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通榆县| 宜章县| 佛坪县| 泾川县| 桃江县| 沧源| 莱阳市| 绥宁县| 宁津县| 砚山县| 西宁市| 柘荣县| 石台县| 沙湾县| 武鸣县| 晋宁县| 石首市| 醴陵市| 米泉市| 武邑县| 道真| 达州市| 体育| 双桥区| 社会| 仁怀市| 新竹县| 泗水县| 贵州省| 繁昌县| 青冈县| 阳山县| 金门县| 清镇市| 龙里县| 连城县| 西平县| 宣化县| 揭阳市|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