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之后空調、冰箱、洗衣機等電器頻率使用上升,用電量和電費也隨之增加。不僅會帶來巨大的能源消耗,同時也加重了對環境的污染。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生產和消費國之一,提高家電能源使用效率勢在必行。
恰逢“第26屆節能宣傳周”,國美電器等龍頭企業也全面啟動高能效家電產品消費補貼:一級能效家電產品補貼15%,二級能效產品補貼10%,單臺產品補貼最高可達1000元。補貼活動涉及空調、冰箱、洗衣機、彩電、廚電在內的50多個品牌、2000多個型號,補貼金額預計達到1.5億元。
自6月1日起新版《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經開始實施,修訂后的《管理辦法》強化了對應標未標、標識不規范行為的監管,對虛標能效的監管,及對能效檢測檢驗機構的監管,補充了規范網絡銷售能效產品的相關內容,豐富了能效標識信息內容,與能效“領跑者”制度銜接配合。去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曾發布《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規定對能效達到國家標準1級能效以上且在同類型產品中能效領先的產品可獲得“領跑者”稱號。
據不完全統計,預計到2020 年,能效標準與標識的實施總共將減少1.10 億多噸的碳排放量;氮氧化物的減排量將達170 萬多噸;硫氧化物的減排量將達1833 萬噸;大氣顆粒物減排量將達1035 萬噸。
制定家電能效標識與提高消費者節能意識應該雙管齊下。家電節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大多數家電產品即使在關機和待機的狀態下也在消耗能量。只要不拔掉電源插頭,電腦平均每秒消耗4.8J電能,電視機平均每秒消耗8.1J電能。這種電能消耗已占中國城市家庭電力消耗的10% 左右。
點點滴滴雖然微不足道,但“無意識的浪費”養成的習慣,卻是資源的浪費。從家電節能開始,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也節省了開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筆者認為,能效標準的提升,亦將提升公眾節能意識,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節能文化的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