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多少?據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德國環境部門的氣候學專家進行了計算,2014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但2015年又有所回升。這意味著:德國作為能源改革的先驅者,在環保方面做得很不好。
繼大眾排放丑聞之后,車企的噩夢還在繼續。據報道,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對奧迪、寶馬、達西亞、菲亞特、奔馳、三菱、歐寶、標致、大眾等品牌旗下的19輛樣車進行了測試,沒有一輛車的測試數據符合車企給出的數值。
據統計,德國每年通過交通能產生1億6200萬噸二氧化碳,這占總排放量的20%。盡管政府經常施壓,但過去的25年,這種情況仍未改變。
近些年來,對于汽車尾氣排放量的把關越來越嚴格,但仍未奏效。有“車企噩夢”之稱的國際性環境組織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進行了一次測試,到底是什么使德國環保的理想與現實相背離?
研究表明,涉事車企不僅在污染物排放量上造假,還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油耗上存在造假行為。“在過去幾年,歐洲新車型的二氧化碳實際排放值明顯要高于車企官方給出的數值,大約高了40%。”現任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歐洲常務董事Peter Mock說道。
研究表明,大部分車企所承諾的“節能減排”還都只存在于紙面階段。據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稱:“車企在過去幾年開始鉆測試程序的空子。在實驗室中的表現越來越好,但實際的減排效果越來越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