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年用在節能減排上的資金有多少?這些錢怎么花?是否用在了刀刃上?為了算好本市“綠色賬”,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將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使用管理作為監督重點工作。6月22日,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相關政府工作報告。據了解,這已是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連續第三年于閉會期間對某一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開展監督。
“十二五”目標任務超額完成
會上,上海市發改委負責人就本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匯報。“十二五”期間,本市節能減排專項政府資金持續較大力度的投入,重點用于支持工業、建筑、交通等各領域的節能低碳發展,以及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減排等工作,為促進本市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節能減排各項指標均逐年大幅下降,全面超額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
據介紹,從節能降耗指標完成情況來看,2015年本市單位GDP能耗較“十一五”末累計下降25.45%,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在全國各省市中降幅位居前列。在污染減排指標完成方面,“十二五”期間全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計削減25.15%、18.40%、33.03%、32.10%,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給上海的減排目標任務。此外,新能源汽車推廣、燃煤(重油)鍋爐清潔能源替代、黃標車和老舊汽車提前淘汰等重大節能減排專項任務也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
PM2.5兩年內降15.9% 大氣污染治理初顯成效
大氣污染治理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也是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方面。據悉,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為促進本市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十二五”期間,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明顯加大,取得初步成效。從細顆粒物(PM2.5)指標完成情況來看,去年本市PM2.5年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15.9%。
市發改委報告透露,本市以黃標車和和老舊汽車淘汰、鍋爐(窯爐)清潔能源替代、電廠超量減排等工作為重點抓手,大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十二五”期間,上海促進淘汰各類黃標車33.4萬輛,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5.2萬噸,推動3萬輛老舊汽車提前淘汰,并重點加大了集裝箱卡車的環保專項治理力度,平穩有序推進了1.1萬輛集卡黃標車淘汰。同時,受差別化政策激勵,“十二五”期間,實現全市5153臺中小燃煤(重油)鍋爐清潔能源全部清潔替代或淘汰,削減分散燃煤用量約100萬噸。
與此同時,發展循環經濟、提升資源綜合利用能力也成為本市節能減排的重點工作。據悉,“十二五”期間,共扶持工業、城建、農林、生活等領域循環經濟項目46個,相當于實現節能量約50萬噸標準煤,替代各類原生資源開采320萬噸,資源環境效益顯著。其中,在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方面,“十二五”期間促進秸稈機械化還田1257萬畝,去年,本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比政策實施前提高29個百分點。
建議:VOCs監測望覆蓋 “按日計罰成”力度須加強
“雖然,從長遠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趨勢向好,但質量改善仍不穩定,PM2.5濃度極易波動,市民的切身感受是環境質量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審議中,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本市節能減排資金使用管理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時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污染減排領域及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監管工作。
“污染源監測范圍仍需進一步擴大”,是市人大專題調研組的建議之一。據悉,近年來,本市對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為執法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本市已基本建成涵蓋環境空氣質量檢測、工業園區特征污染物監測、交通污染監測、超級監測站等監測網絡。對此,市人大專項調研組認為,仍需進一步擴大監測實施范圍。如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尚處起步階段,由于其來源廣泛,涉及行業繁多,在加強對重點企業監測的同時,需進一步將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主體納入監管和治理范圍。
此外,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專項調研報告還指出,環保執法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據了解,在最嚴環保法的背景下,按日計罰等新措施初顯成效,目前本市共查處環境行政違法案件數2590余件,處罰金額1.73億元。然而,市人大專項監督組在調研中也發現,本市依據《環保法》和《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賦予的“按日處罰”、“雙罰”等新手段強化了執法效果,但是執法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建議采用“行刑銜接”等法律手段,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對排放標準低、污染物排放高的老舊車輛,仍需進一步加大管控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