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陽市文峰大道東段,有一座“高大上”的建筑十分醒目,紅色的“市民之家”四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為什么說它“高大上”?跟隨記者的腳步,你可以看到,這里設置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供電、地源熱泵系統、地下車庫設置光導管照明及建筑中水回用系統等,處處體現了“綠色”概念,詮釋著綠色建筑的要義。
有數據表明,我國目前的建筑能源消耗比例達40%,并且隨著城鎮化進一步推進,建筑能源消耗比例還會繼續擴大。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河南省已經建成的綠色建筑項目彰顯出節能減排的明顯成效。經綜合測算,綠色建筑每萬平方米每年可節約標煤240噸左右,河南省已獲得運行標識的 804萬平方米綠色建筑,每年可節約標煤近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0多萬噸,降低粉塵近2000噸,產生了較大的環境、經濟及社會效益。
“真金白銀”支持綠色建筑
住房城鄉建設部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河南省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數量及面積居于全國前列。發展“綠色建筑”,河南省更是“真金白銀”進行獎勵。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動河南省住房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強調加大綠色建筑的資金投入,2015年至2017 年省級財政對獲得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項目,每平方米獎勵10元或20元。僅在去年,河南省財政就分兩次拿出共5210.4萬元對星級綠色建筑進行獎勵。“綠色建筑”成了各地政府和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有2222萬平方米、147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其中設計標識97個,標識面積1418萬平方米;運行標識50個、標識面積804萬平方米。從低到高按星級劃分,河南省一星級綠色建筑41項537萬平方米,二星級101項1588萬平方米,三星級5項97萬平方米。
綠色建筑發展尚不均衡
目前,覆蓋河南省不同建筑類型的綠色建筑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健全,全省18個省轄市、10個直管縣全部出臺了相應的激勵政策,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有關人士分析,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河南省各地綠色建筑呈現不均衡發展。鄭州、洛陽綠色建筑發展較快,其他地市綠色建筑相對發展較慢。目前我省出臺的綠色建筑激勵政策,僅對近3年獲得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項目進行獎勵,缺乏長效激勵機制,不利于河南省綠色建筑中長期發展。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將堅持單體向區域轉變,以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為切入點,引導綠色建筑區域推進,加快城鎮化綠色進程。重點做好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等項目,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鼓勵新建商品住房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引導綠色農房建設,重點支持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市(縣),建設綠色社區、綠色小城鎮、綠色生態城區,梯度式推進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記者 譚勇)
核心提示
8月10日,從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傳來消息,隨著全省第二批11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出爐,今年以來河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已達25個,總面積431.22萬平方米。目前,全省共有2222萬平方米、147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兼具環保與節能優勢,提高生活空間品質,綠色建筑正在逐漸扮靚中原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