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構建PPP項目多元化退出機制,提高社會資本投資回報,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參與PPP項目等,并確定在七大領域重點推廣PPP模式。
《通知》要求各地相關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切實做好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的總體規劃、綜合平衡和儲備管理等工作,充分了解各行業PPP項目總體情況。并在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及重大建設項目庫基礎上,建立基礎設施PPP項目庫,做好項目儲備、動態管理、實施監測等各項工作。
《通知》指出,要積極推行多評合一、統一評審的工作模式,提高審核效率,要將項目是否適用PPP模式的論證納入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和決策。采取資本金注入、直接投資、投資補助、貸款貼息,以及政府投資股權少分紅、不分紅等多種方式支持項目實施,提高社會資本投資回報,斌可以依法適當延長特許經營年限。
《通知》還指出,要構建多元化退出機制,依托各類產權、股權交易市場,通過股權轉讓、資產證券化等方式,豐富PPP項目投資退出渠道,為社會資本提供多元化、規范化、市場化的退出機制,增強PPP項目的流動性,提升項目價值,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
《通知》還表示,要探索在PPP項目中發展混合所有制,組建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商資本共同參與的項目公司,發揮各自優勢,引導民間資本、外商資本參與PPP基金等,拓寬民間資本、外商資本參與PPP項目渠道。
《通知》確定將重點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以及重大市政工程等七大基礎設施領域推廣PPP模式。
環境保護領域包括水污染治理項目、大氣污染治理項目、固體廢物治理項目、危險廢物治理項目、放射性廢物治理項目、土壤污染治理項目,以及湖泊、森林、海洋等生態建設、修復及保護項目。
水利領域包括引調水工程、水生態治理工程、供水工程、江河湖泊治理工程、灌區工程、農業節水工程、水土保持等項目。
重大市政工程領域則包括采取特許經營方式建設的城市供水、供熱、供氣、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地下綜合管廊、園區基礎設施、道路橋梁以及公共停車場等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