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省發改委與亞洲開發銀行共同主辦的亞太低碳技術峰會將于10月19日—21日在長沙召開,將為湖南走向世界打開“一扇‘碳’窗”。
近年來,湖南在低碳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實施了哪些重大科技項目?今天,記者從湖南省科技廳了解到,近幾年,湖南共整合國家、省、市財政科技經費16億元以上,支持大型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實施重大科技項目210個,集中突破了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清潔低碳技術,支撐著湖南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快速發展。
近幾年,省科技廳優化整合資源,不斷增強湖南的自主創新能力。新建了亞歐水資源研究和利用中心、國家水安全產業科技創新(湖南)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機構;組建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0多個重大創新平臺,引導現有資源圍繞清潔低碳技術拓展延伸研發領域。如中南大學成功研發出重金屬廢水生物處理、土壤修復等關鍵技術,為推進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省科技廳還組織開展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整合國家、省、市財政科技經費,支持大型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帶動企業投入近100億元,突破900多項清潔低碳關鍵技術,突破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瓶頸技術。南車時代聯合清華大學等開展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研發,推進株洲市成為全國第一個電動公交城;威勝集團聯合長沙理工大學、華自科技開展新型智能電表等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究,研發成果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與此同時,一批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技術也得以突破。株冶集團聯合中南大學等突破重金屬冶煉廢水處理技術,使集團的重金屬廢水實現了達標排放和回收利用;湖南智成化工聯合湖南工業大學,突破冶化固體廢物梯級利用技術,將在5年內使株洲清水塘工業區幾十年積累的千萬噸廢渣全部利用。
為引導和促進湖南企業清潔低碳技術的開發與使用觀念,提高清潔低碳技術的開發創新能力,釋放清潔低碳技術產品(或兩型產品)的市場潛力,激發生產動力,推動兩型社會建設,2013年省科技廳會同省財政廳、省兩型辦出臺了《政府采購支持兩型社會建設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兩型產品政府采購的申請、評審和認定工作;并相繼出臺了《湖南省兩型產品政府采購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兩型產品(公共類)認定規范》《湖南省政府采購支持兩型產品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形成完整的兩型產品政府采購制度體系。目前,已發布了4批兩型產品,并累計產生兩型產品銷售額200多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