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愿意做事,不愿意作秀。”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17日在馬拉喀什表示,中國正積極推動馬拉喀什氣候大會達成實質性成果。
7日開幕的馬拉喀什氣候大會計劃于明日閉幕,各方正在進行緊張磋商。解振華17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馬拉喀什氣候大會是一次落實的大會,各方都在積極推動談判。“昨天有的議題組磋商到晚上11點多。”
特朗普新政府會否讓美國在氣候問題上轉向,以及美國氣候政策走向如何影響中國?解振華表明三點立場。
其一,《巴黎協定》是近200個締約方達成的共識,代表了全球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趨勢。各國只有順應潮流,才是“明智的,有遠見的”。
其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政策、措施、行動都不會改變。《巴黎協定》的要求和中國國內的發展戰略高度一致,符合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
其三,美國政府換屆了,但中美合作仍將繼續。中美兩國元首在通話時已經表達要繼續加強各方面合作的意愿,在氣候領域中美會找到合作結合點。
資金問題一直是談判中的焦點問題,也是難點問題。發達國家此前承諾,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目前,發達國家拿出了一份出資路線圖。
解振華說,“歡迎他們邁出了重要一步,但發展中國家對這個路線圖并不認可。”發展中國家認為,這些資金里有重復計算,需要進一步磋商。當務之急是要把公共資金的蛋糕做大,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適應能力。
美國政府更替給全球氣候治理帶來不確定性。解振華說,作為多邊進程,氣候談判的各參與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訴求。但目前各國都在推進落實《巴黎協定》,談判取得了積極進展。這給國際社會一個明確的信號: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潮流。
《巴黎協定》是2015年在巴黎氣候大會上通過的一份為2020年以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規劃的協定,于2016年11月4日生效。截至11月16日,已經有110個國家批準。其生效時間之短,“創造了全球治理中的一個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