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牢牢把握“綠色決定生死、市場決定取舍、民生決定目”的三維綱要,以綠色財政為支撐,打出“低碳升級+循環改造+綠色替代”組合拳。
一是舍黑取綠。協同綠色崛起發展規劃,出資20億元(首期10億元)作為引導基金,推出香城產業基金,構建“1+N”體系,最終形成150億元的總規模,推進“四新”經濟發展,目前已與40余家基金公司對接洽談、達成基金投資意向153.2億元。明確新能源及汽車零部件、綠色食品飲料等7大產業為重點綠色新產業,設立1億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1億元的融資擔保資金予以重點支持。關停高能耗、高污染,拒絕電鍍、化工等涉重污染項目立項開工,涉及投資額達數十億元。
二是護綠增綠。市級設立楠竹、茶葉、油茶各1億元專項資金,各縣市區也設立不少于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壯大“三大百億”產業,青磚茶加工占全省80%份額、全國三分之一強。全市投入5億多元支持加快打造農產品加工千億支柱產業及蔬菜、畜禽、水果等特色優勢農業。目前,逐漸形成了以楠竹、茶葉、油茶為主,農副食品加工、麻棉紗加工、家具制造、中成藥生產等10多個系列2000多個產品輔助支撐的現代農業生產加工經營體系。
三是去灰調綠。投入資金8450萬元,全力支持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升級改造、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國家生態保護和建設示范區創建、大氣污染防治“三禁三治”活動和“藍天工程”、“碧水工程”及“凈土工程”的實施,有效改善我市大氣環境質量;發揮政府的導向與示范作用,將環保及節能產品列入市級集中采購目錄,逐步提高政府采購中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再生產品以及節能、節水、無污染的綠色產品的比例;在垃圾、污水和污泥處理方面引入PPP模式,總投資10.23億元的市環衛市場化PPP項目、高新區污水處理廠項目同時入選湖北省第一批和財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