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設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5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優化營商環境提出進一步要求,精簡審批、分類管理、壓縮流程,優化服務,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優化營商環境”已然成為網紅名詞,更成為時下廣大電力企業創新服務方式,變革服務模式,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方向和指引。在新時代,電力企業應該如何優化提升用電營商環境?發布了哪些方案?實施了哪些措施?盡在本周中電專稿一周盤點。
方案發布 提供可靠支撐
南方電網印發《南方電網公司進一步提升供電服務水平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針對客戶業擴報裝和供電服務存在的堵點、難點和痛點,提出以廣州、深圳為突破口,從七個方面20條措施入手,加快營銷創新,進一步精簡環節、壓縮時限、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方案》提出,要以“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為目標,全力提升供電服務水平,業擴報裝精簡到2-3個環節,低壓非居民接電平均時間壓縮到11天內,高壓單電源客戶壓縮到80天內,客戶接電成本大幅減少,報裝流程透明度和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企業用電支出有效降低,實現全網“獲得電力”指標顯著提升,其中廣州、深圳2018年“獲得電力”指標達到世界排名60名水平,2019年達到50名水平。
廣州供電局先后出臺了《業擴報裝及配套項目管理細則》《廣州供電局光伏指導手冊》和《業擴報裝“三免”服務實施細則》,推行“辦理業務免填單、標準化供電方案免審批、標準化圖紙免審核”。同時,加大遠程渠道業務辦理發展力度,2017年上線了19項線上業務,實現60%傳統柜臺業務的線上轉移,配合 超過500臺智能設備的投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務。
主動出擊 服務又快又好
北京電力在報裝審批環節推出“零審批”新舉措,減少小微企業辦電環節。所謂“零審批”,是指一次性收取所有報裝資料,已有客戶資料證件尚在有限期內,不需要客戶再次提供材料辦理審批手續。此外,北京電力積極參與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通過為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建言獻策,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對低壓掘路審批時間一再壓縮。該公司通過邀請100多家在京電力施工企業代表,開展“三零”服務和安全生產培訓,促進了“三零”服務有效落地。
江蘇電力聚焦“三農”用電需求,深化全能型供電所建設,農村區域所有供電所均完成營配班組建設和業務融合,做到了臺區經理“一口對外”,線上線下服務體驗全面升級。從4月開始,在全省農村地區試點推行低壓業務預約上門服務。在供電企業的主動服務下,農村居民還能享受到“幫辦式”服務。無錫市惠山區長樂花卉養植基地今年增資擴建10畝植物大棚。堰橋供電所臺區經理李冉鋒在客戶交流微信群中獲知信息后,深入現場勘察、測量負荷,配合該基地更換新漏電保護器,確保新大棚澆灌排水、供暖傳輸、循環系統等用電設備可靠運行。
重慶電力啟動為期兩年的報裝接電專項治理行動,重點圍繞“三壓減、二加強、一提高”(壓減流程環節、壓減接電時間、壓減辦電成本,加強服務創新、加強監督監察,提高供電可靠性)6個方面,制定15項工作措施,實現客戶辦電“三快、三省、三優”新模式,即手續辦理快、方案提供快、配套工程實施快,外部工程投資省、客戶受電工程投資省、帶電接火免費,供電保障優、服務舉措優、客戶體驗優。
智能互動 客戶體驗升級
廣州供電局開發上線了業擴監控App,依托該平臺將業擴及業擴配套全過程、現場作業全過程及工單超時、預警納入實時監控范圍。據統計,通過系列預警及監控措施,業擴5個關鍵環節的辦理時間從66.33個工作日下降到21.72個工作日,業擴配套項目建設平均用時從136個工作日縮短至74個工作日。
吳江供電推動供電所營業廳轉型升級,在經濟較發達、客戶集中的鄉鎮率先建設了183個“三型一化”(智能型、市場性、體驗型、線上線下一體化)營業廳,提高自助業務辦理和交費終端數量,農村客戶可以掃碼交費,快速辦理業務,節省了柜臺辦理業務排隊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