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發〔2018〕22號),要求拓寬投融資渠道,支持依法合規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建設;同時構建全民行動格局,樹立綠色消費理念,積極推進綠色采購,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加快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
該行動計劃共提出了三十九項行動措施。其中第三十項“拓寬投融資渠道”要求:各級財政支出要向打贏藍天保衛戰傾斜。支持依法合規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建設。鼓勵開展合同環境服務,推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出臺對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金融支持政策,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金融支持清潔取暖試點工作。鼓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內,對大氣污染防治、清潔取暖和產業升級等領域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企業發行債券,募集資金用于大氣污染治理和節能改造。將“煤改電”超出核價投資的配套電網投資納入下一輪輸配電價核價周期,核算準許成本。
行動計劃第三十九項“構建全民行動格局”提出:環境治理,人人有責。倡導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群防群治,打贏藍天保衛戰。鼓勵公眾通過多種渠道舉報企業環境違法行為。該部分要求:樹立綠色消費理念,積極推進綠色采購,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強化企業治污主體責任,中央企業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引導綠色生產。
行動計劃第三十一項“加大經濟政策支持力度”部分還提出,推行上網側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延長采暖用電谷段時長至10個小時以上,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建立采暖用電的市場化競價采購機制,采暖用電參加電力市場化交易谷段輸配電價減半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