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福建大田供電公司光伏發電共產黨員服務隊一早來到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沿吳山鎮梓溪河河畔而建的千米光伏發電長廊。供電員工認真檢查、維護光伏發電站設備,確保光伏發電站可靠運行。
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電力扶貧要先行。近年來,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多舉措助力光伏扶貧工作,提前對接,確保光伏扶貧項目上得快、見效好、早收益,助力貧困村脫貧,情暖八閩大地。
2016年,大田縣在福建省率先實施光伏產業扶貧項目。項目約占全省光伏扶貧項目總數的兩成,居于首位。大田供電公司積極對接,做好光伏扶貧項目電網配套服務工作。該公司加快農網改造升級,開辟業擴“綠色通道”,“零距離”服務光伏扶貧項目,實現光伏項目安裝一戶、并網一戶、滿意一家,讓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開通“綠色通道” 服務光伏扶貧
近年來,福建電力堅持支持、歡迎、服務、發展分布式能源的原則,服務光伏發電項目,開通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綠色通道”,將光伏發電并網納入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優先改造范圍,為光伏發電項目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并網服務。
地處福建省中部山區的大田縣,是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2016年,作為福建省率先實施光伏產業扶貧項目的扶貧開發縣,大田縣積極探索光伏產業扶貧機制,大力實施和推進光伏扶貧工程。
為此,大田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啟動光伏發電扶貧工作,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該公司前移服務關口,在各個鄉鎮設立光伏發電項目經理人,與各鄉鎮扶貧小組、當地村干部對接,逐戶了解服務需求、落實配套措施;開通業擴服務“綠色通道”,在項目申請、受理、實施等環節為光伏扶貧項目提供“一對一”全過程跟蹤服務,確保所有光伏扶貧項目早立項、早建設、早并網、早收益;成立光伏發電共產黨員服務隊,為已并網的項目提供發電情況回訪、發電設備巡視維護等服務,讓光伏發電客戶無后顧之憂。
大田供電公司服務窗口工作人員范莉介紹:“我們對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同城異地受理,提供‘一站式’并網和電量消納服務。同時,我們還開發了‘光e寶’手機線上業務受理平臺,村民足不出戶,就可申請業務。”光伏扶貧項目在哪里,電網改造升級就到哪里。
大田供電公司加快光伏并網配套項目工程施工建設,做到電網改造升級和光伏扶貧工程同步建設、同步實施,確保光伏扶貧項目快速有效并網發電,使當地貧困村早日實現脫貧。
去年,大田供電公司調整1750余萬元大修費用,統一管理模式、統一技術標準,組建17支施工隊伍200余人分赴18個鄉鎮,新架設10千伏線路158.7千米、0.4千伏線路113.4千米,改造0.4千伏線路71.3千米,新裝或增容配電變壓器20臺總容量7400千伏安。
截至6月底,大田縣光伏并網客戶共2247戶,接入容量4.42萬千瓦,其中涉及扶貧戶2084戶,接入容量1.64萬千瓦。
貧困戶有了“陽光收益”
今年55歲的林純聽是大田縣吳山鎮梓溪村人,夫妻倆都失去了勞動能力,還欠下10多萬元的債務。
光伏扶貧讓林純聽有了“陽光收益”。2016年,他貸款5萬元在自家閑置的空地上申請安裝了光伏板,以每千瓦時0.98元的價格將電出售給國家電網公司,一年下來收入達7480元。加上低保等政策補助,去年,他實現了脫貧,今年重新修繕了自己的2層平房。
今年年初,在吳山鎮光伏扶貧產業園舉行的光伏扶貧首發式上,大田縣首個光伏扶貧示范點———梓溪村,14戶和林純聽一樣原先靠“輸血”的貧困戶,領到了自家屋頂光伏電站的首筆“陽光收益”。再加上其他收入,2017年,梓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年收入由過去的2245元,提高到了1.19萬元,全部脫貧摘帽。
大田縣共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村34個、空殼村38個,貧困戶2967戶8808人。“貧困戶中無勞動能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人員比例大,貧困(空殼)村、貧困鄉‘造血’功能嚴重不足。”大田縣縣委書記林金龍介紹說,“在供電公司的支持下,我們把投資小、見效快、可持續的光伏扶貧產業作為扶貧開發的主攻方向。”針對地小田少的狀況,大田縣探索推出“房光互補”“農光互補”“地光互補”等多種建設模式。對于不適合安裝分布式光伏設備的貧困戶,縣里選擇在日照時間長的村部、學校屋頂,種植養殖基地的大棚,荒草地、廢棄礦山等集中建設光伏板,實現光伏用地節約化、集約化。
此外,大田縣還將光伏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休閑旅游、水源保護相結合,形成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共贏局面。
在閩江上游的大田縣武陵鄉大石村,有一條利用防洪堤建成的2.6千米光伏長廊。這條三明最長的光伏長廊,現已成為融入鄉村旅游項目的綠色休閑長廊,不但成為貧困鄉的“聚寶盆”,還將沿線的農場、景點串成線,帶動了美麗鄉村游。該光伏扶貧項目裝機容量1500千瓦,每年可產生效益約191.7萬元,每年可為全鄉133戶貧困戶每戶增收約7500元,鄉財政每年也可增收約37.4萬元。
目前,大田縣已有62個貧困村引入光伏扶貧項目,覆蓋全縣91.1%的貧困(空殼)村和73%的貧困戶。
光伏扶貧項目年發電量達180.88萬千瓦時,年發電收益達到1772萬元,有2084戶貧困戶從中受益。光伏精準扶貧變“輸血”為“造血”,實現“借光”脫貧,情暖千家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