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2日,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分析公司(S&P Global Platts Analytics)發布報告稱,鑒于中國將實施雄心勃勃的核電廠建設計劃,2020年全球核電在運裝機容量將增加10.7GWe(1070萬千瓦)。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 ID:CERS-NEPC)
Platts Analytics表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核電凈在運裝機容量將略高于55GWe(5500萬千瓦),略低于該國第13個能源計劃中設定的2020年目標(58GWe,5800萬千瓦)。預計2020年中國將有7臺核電機組投入商運,凈裝機容量為6.6 GWe(660萬千瓦)。據了解,2019年中國共有3臺機組,總裝機容量為投入商運 4 GWe(400萬千瓦),2018年共有6臺機組投入商運,總裝機容量為9 GWe(900萬千瓦)。
據Platts Analytics預測,在完成與地震安全問題相關的長期維護停堆之后,韓國新機組投運和現有核電機組重啟將使得該國核電并網裝機容量大大提升,因此2020年韓國核電在運裝機容量將迎來大幅增長,增長額約為4.8 GWe(480萬千瓦)。
據了解,韓光(Hanbit)核電廠3、4號機組(單機凈裝機容量為1000 MWe)將分別在完成為期20個月和30個月的長期維護后,于2020年3月并網。據悉,自2016年9月韓國發生歷史最大地震以來,這兩臺機組一直處于停運狀態。此外,韓國新荷娜(Shin Hanul)核電廠1、2號機組(單機容量為1400 MWe)原計劃分別于2020年11月和2020年9月后并網,但因額外的地震安全檢查,兩機組將推遲重啟。
Platts Analytics數據顯示,盡管日本計劃于2020年年底重啟兩臺機組,但2020年該國核電在運裝機容量將低于2019年。由于多臺機組將停堆大修,2020年一季度日本核電凈在運裝機容量約為6.8 GWe(680萬千瓦),比2019年同期減少2.3 GWe(230萬千瓦)。
據預計,日本島根(Shimane)核電廠2號機組(820MWe)和高濱(Takahama)核電廠1號機組(826MWe)將分別在2020年10月和11月重啟。自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FukushimaI)核泄漏事故后,這兩臺機組均已關閉。目前,島根核電廠2號機組正在接受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NRA)審查,以確保在重啟前完成安全升級工作。高濱核電廠1號機組已達到安全要求。
在該報告發表后,日本法院做出裁決,禁止重啟處于停堆維修狀態的伊方(Ikata)核電廠3號機組(890MWe)。2020年1月底,PlattsAnalytics曾表示將根據法院裁決更改伊方核電廠3號機組在4月重啟的預期。目前Platts Analytics預期該機組將在2020年全年停運。
北美、歐洲核電發展停滯不前
Platts Analytics稱,雖然亞洲核電保持發展態勢,但是北美和歐洲的核電增長面臨著低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蠶食挑戰。
低廉的天然氣價格、豐厚的政府補貼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相結合,使得天然氣、風能和太陽能相關行業蓬勃發展。自2013年以來,因經濟原因,多座核電廠已被迫關閉。
德國菲利普斯堡(Philippsburg)核電廠2號機組(1468MWe)和瑞士米勒貝格(Muehleberg)核電廠(390MWe)于2019年永久關閉,這意味著歐洲核電裝機裝機容量下降1.8 GWe(180萬千瓦)。
不過據Platts Analytics估計,有5臺因10年期監管審查而停堆延期的核電機組將在2020年下半年重啟。
俄羅斯或將于2020年二季度實現列寧格勒核電廠(Leningrad)二期項目2號機組(1200 MWe)并網,但由于電力需求增長不足,該機組可能要到2021年才能開始商運。此外,新沃羅涅日(Novovoronezh)核電廠二期項目2號機組(1200 MWe)將于2020年10月開始商運,浮動電廠羅蒙諾索夫號(Akademik Lomonosov)的2臺小型堆機組(單機容量為35 MWe)將于2020年12月接入電網。
美國馬薩諸塞州流浪者(Pilgrim)核電廠機組(728 MWe)、賓夕法尼亞州三哩島(Three Mile Island)核電廠1號機組(890 MWe)已于2019年退役,此外,紐約州印地安岬(Indian Point)核電廠2號機組(1067 MWe)和愛荷華州杜安阿諾德(Duane)核電廠(622 MWe)分別將于2020年5月和9月關閉。
Platts Analytics表示,天然氣價格持續走低、可再生能源普及率升高和電力需求增長平緩等因素對美國核電構成了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