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目前北方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的情況如何?
郁剛:目前北方一批大型城市雖然建成集中供熱熱電廠,但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許多建筑物仍采用分散小鍋爐進行供熱。
中小城市冬季主要采用小鍋爐和民用煤爐進行供熱,一個中等城市的采暖小鍋爐一般有300多臺,污染極其嚴重。據統計,采暖城市中集中供熱普及率不到30%,其中熱電聯產僅占20%。由于大量采用低效率小鍋爐,北方采暖地區城市采暖年消耗煤炭約8000萬噸。此外,華中等夏熱冬冷地區冬季建筑物采暖需求也在增加,一些地方采用工業熱電廠擴大供熱范圍向居民供熱,也有一些地方采用小鍋爐進行供熱。
據中國工業鍋爐行業學會統計,2009年全國工業鍋爐總量為54.88萬臺,熱水鍋爐保有量16.938萬臺。目前工業鍋爐遍布全國,而且常年使用,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數量最多,這些地方也存在大量低效、污染重的小鍋爐。
中國能源報:供熱小鍋爐的污染問題應該如何解決?都應該被熱電聯產替代嗎?
郁剛:是的。在北京、天津、太原、沈陽、長春和包頭等城市,全部采用熱電聯產和高效鍋爐集中供熱,每年采暖至少節省煤炭1300萬噸。如果將大量工業鍋爐改為熱電聯產或集中供熱,每年至少降低消耗5000多萬噸煤炭。
“十二五”末裝機達2.5億千瓦
中國能源報:目前,熱電聯產企業推進有哪些困難?
郁剛:當前一部分熱電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一些熱電聯產企業因為沒有大型發電集團為依托,企業規模小、產權分散、電煤用量小以及企業現金流脆弱,再加上只能以市場價格購買煤炭,企業融資困難,陷入電煤供應鏈斷裂而無電可發、無熱可供的困境。
同時,熱電聯產與小火電的概念界定模糊。與分散小鍋爐相比,熱電聯產克服了小鍋爐供熱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的缺陷;與凝汽發電相比,熱電聯產避免了巨大的冷端損失,又把汽輪機內部的各種損失利用了起來。在同樣滿足供熱需求的前提下,對供熱供電的大系來說,供熱機組越小,反而效率越高,越節能。
此外,目前的價格形成機制也不合理。供熱為主的熱電聯產企業,與純凝發電企業和以發電為主的熱電企業的主要不同點在于:熱力和電力兩種產品的市場不一樣,電力銷售目前是由國家統一定價,而熱力銷售,雖有地方政府確定熱價,但基本上是市場競爭定價。熱電聯產雖然能耗低于小鍋爐,但其他成本高于小鍋爐,也高于以發電為主的凝汽式火電廠或大型供熱機組。
另外,替代分散小鍋爐推進速度緩慢、項目核準手續復雜、項目建設缺乏統一規劃、政府管理職責不清、行業管理體系仍不完善和部分高效熱電機組專用設備研發進展緩慢等一系列問題也亟待解決。
中國能源報:“十二五”熱電聯產的發展前景如何?
郁剛:熱電聯產是國內外公認的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我國政府大力倡導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目前,全國擁有的在用小鍋爐約54萬多,“三北”地區約30億平米建筑面積仍采用分散供熱,因而發展熱電聯產的空間很大。
預計“十二五”期間,北方采暖地區大型城市建筑物采暖集中供熱普及率平均達到65%,其中熱電聯產在集中供熱中的比例達到50%。全國工業生產用熱的70%以上由熱電聯產提供。“十二五”新增熱電聯產裝機規模約1.1億千瓦,拆除小鍋爐5萬臺。到2015年,我國熱電聯產裝機規模規劃達到2.5億千瓦,占火電裝機規劃的32%至35%,可使電力行業單位GDP能耗減少3%至5%。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