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湖北“重倉”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打造兩個萬億級產業
來源:湖北日報 時間:2021/8/19 22:04:52 用手機瀏覽

8月17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實現倍增,達到5萬億元,將我省建設成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排頭兵,躋身全國創新型省份前列,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重要節點,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強有力支撐。

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及科技服務等8個重點領域37個細分行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形成接續有力、相互支撐、融合互動的產業梯隊。

到2025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2個萬億級支柱產業,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及科技服務4個五千億級優勢產業,新能源、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2個千億級特色產業。同時,著力打造“兩都七基地”,即世界存儲之都、世界設計之都,全球光電子產業基地、全國“新汽車”產業基地、大健康產業基地、生物育種基地、航空航天與北斗產業基地、網絡安全產業基地、未來產業策源地。

此外,規劃將“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在產業層面進一步細化實化,提出“一主、兩翼、全域”的空間布局。

創新引領 集聚發展 自主可控 合作共贏

湖北“重倉”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7大湖北實驗室、9大科學裝置、9大創新中心、7大功能板塊、3條千億產業大道、2大萬億產業集群……以東湖科學城為創新極核,輻射帶動武漢、鄂州、黃石、黃岡、咸寧等城市的科創大走廊上,創新的力量在涌動。

“十四五”開局之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核心技術加速突破。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領跑經濟新動能

從上半年各項數據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負眾望,牽引和帶動作用明顯。國家信息中心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一、二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53.7和149.3,連續兩個季度保持在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始終位于較強景氣區間水平。

湖北亦是如此。“十三五”時期,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由1.5萬億元增加至2.5萬億元,年均增長11%,高于GDP增速5.9個百分點。

作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已形成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突圍的良好態勢。繼去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以后,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34.1%,較2019年增長19.3%。“這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突破300億元、占工業投資的98.9%、占全區固投的57%,充分反映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無限活力。”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汪祥旺介紹。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

“湖北經濟轉型,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必然選擇。”省發改委主任陳新武介紹,近年來,湖北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部分設備、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等取得了很大進展,突破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但仍面臨供應鏈風險,需要統籌規劃各產業發展路徑。因此“十四五”時期,必須練好內功,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

產業發展聚焦集群化特色化

按照經濟學理論,產業通過集群集聚發展,容易提高規模效應,提升產業鏈水平,構建起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體系。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來說,更是如此。深圳過去數十年正是依靠無數上下游電子企業,構建起的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鏈條,打造出極高效率的制造供應體系,才孕育出華為這樣的世界級科技企業。

《規劃》提出,到2025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2個萬億級支柱產業,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及科技服務產業4個五千億級優勢產業,新能源、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2個千億級特色產業。

如何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實現這些令人心潮澎湃的目標?《規劃》提出了明確的“路線圖”。

基于湖北省產業地圖,《規劃》對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領域的產業鏈圖譜、產業集群圖譜進行了初步繪制,列出了56個典型圖譜,直觀展示了細分產業領域的287家重點企業、198個重大項目、146個重大創新平臺等信息。翻閱這些圖譜,產業上,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大平臺分布在哪些地區,具體有哪些,一目了然。

以“光芯屏端網”中的“屏”為例,新型顯示產業鏈圖譜上明確標注:主要分布在武漢市、鄂州市、仙桃市、潛江市以及荊門市。重點企業包括京東方、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精測電子、鼎龍化學;重點項目包括武漢華星光電高世代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擴產項目、三安光電鄂州市Mini/Micro顯示產業化項目、湖北鼎龍潛江光電顯示及半導體材料項目等。

“十四五”時期,湖北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加聚焦集群化特色化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對標世界先進水平,培育集成電路、信息網絡、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10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典范。到2025年,10個產業集群全部超過千億產值。

8月16日,武漢高科集團光谷數字家庭產業基地孵化器施工現場,360余名工人正加緊作業,確保下月如期封頂。該項目位于光谷大道旁,總建筑面積約15.8萬平方米,是光谷首個數字經濟綜合園區,將重點培育和引進瞄準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領軍企業,打造光谷新經濟產業示范基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張代瑋 郭強 攝)

創新制度為人才技術提供保障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最主要的支撐要素是人才、技術與市場。《規劃》聚焦主要問題和企業訴求,從組織領導、改革創新、資金支持、人才支撐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可用管用的配套措施。

在人才保障制度上,《規劃》提出,實施“人才興鄂”計劃,完善高端人才在鄂工作、科研、交流保障政策。比如,實施搞層次科技人才定向培養機制,探索建立資助“白名單”機制。為企業創新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人才,以及引進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開辟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等。“在深化改革方面,將科技成果轉化經濟價值作為職稱評定重要指標。”陳新武介紹,將完善科技人才評價制度。

“科學是把錢變成知識,技術是把知識變成錢。怎么做好科學與技術的良性循環工作是其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認為,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良性循環同等重要。《規劃》中提出了進一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后勁,積極創建武漢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和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建設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支撐原始創新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分批推進精密重力測量、生物醫學成像、脈沖強磁場優化提升、作物表型組學、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等設施建設,謀劃武漢光源等大設施建設。

湖北正在全力推進建設的光谷實驗室,就是要著力提升光電信息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光谷實驗室依托華中科技大學,聯合優勢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建設,形成“核心+聯盟+生態圈”的創新格局,聚焦下一代通信網絡器件與芯片、高端醫療影像裝備、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四大任務,建設光電芯片微納制造及測試平臺等三大平臺,著力提升光電信息領域原始創新能力。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張新亮介紹,光谷實驗室將探索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形成千余人規模的科研隊伍和科研條件設施,力爭到2025年建成全省光電領域的激發原始創新、創造高端成果、匯聚創新人才、引領新興產業的創新高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 見習記者 彭藝博)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建言:

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加快發展新興產業

“《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聽后非常振奮人心。”8月17日,在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提出,未來湖北省新興產業的發展應從科學、技術和產品三方面入手做好設計、布局和落實,實現領先別人的目標,掌握發展主動權。

以生物醫藥領域為例,陳煥春認為,要突出優勢技術領域,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生物藥、新型疫苗與診斷試劑;依托“荊楚藥材”加速實施湖北省中藥材品牌工程,并覆蓋中藥材主要品種建立全過程追溯體系。

據悉,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成為拉動湖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湖北增速最快的產業集群之一。湖北應圍繞國內外市場需求,擴大新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產業規模,著力打造我國中部的化學原料藥和中間體產業基地。

針對醫療器械領域發展,陳煥春表示,武漢東湖高新區在激光、影像、自動化控制等領域有顯著的技術優勢,有利于湖北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和可穿戴、遠程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基因檢測是精準醫療的核心技術,要持續推動基因測序等技術應用。

“湖北要形成武漢、荊州、荊門、襄陽、恩施等5大生物育種產業集群。”陳煥春建議,推進生物農業領域發展,可依托湖北洪山實驗室,以東湖高新區高農生物園和南湖農業園為核心打造“中國種都”“生物育種基地”。同時,作為提高生物育種質量、保障畜牧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應不斷推進發展生物獸藥及獸用生物制品疫苗。

(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彭藝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新能源消納成為國家電網未來工作重心之一
儲能如何化解新能源消納瓶頸
新能源消納正逐步打破“省間壁壘”
湖北將采用EMC推進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節能改造
王忠敏:用信息化技術破解能源發展困境
湖北將推出低碳創業投資基金“碳谷基金”
興業銀行為湖北提供節能減排項目貸款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吉林省| 揭东县| 平乡县| 多伦县| 昭平县| 南木林县| 海阳市| 邛崃市| 新竹市| 堆龙德庆县| 大关县| 江西省| 阳泉市| 玉林市| 桃园市| 芜湖市| 嵊泗县| 八宿县| 札达县| 张家川| 尚志市| 阜阳市| 青田县| 延庆县| 洛阳市| 福州市| 察哈| 蕉岭县| 若羌县| 江孜县| 威海市| 唐山市| 黄大仙区| 邓州市| 图木舒克市| 钟山县| 苏尼特右旗| 临夏县| 基隆市|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