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9日,智利左翼人士加夫列爾·博里奇(Gabriel Boric)贏得總統選舉,并將于2022年3月11日正式就職,任期為四年。
根據資料顯示,博里奇屬于智利左翼政黨聯盟,專注于社會變革,承諾增加采礦特許權使用費和公司稅,并計劃組建一家國有鋰業公司。
而另一位總統候選人卡斯特是對于智利礦企相對更友好的一方,他支持對稅法進行“模糊”的修改,不主張大幅提高稅率,還承諾推動引進智利礦業的外國投資,包括推動國有礦業公司Codelco向外國私人投資開放。
正是由于智利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對待礦業企業截然不同的態度,導致智利的這場總統選舉牽動了全球尤其是中國投資者的心。
如今選舉結果已經塵埃落定,博里奇贏了。鋰資源價格繼續上漲并且供應趨于緊張基本已成為確定性事件。受各類消息影響,今日鋰礦板塊下跌,天齊鋰業跌超7%,贛鋒鋰業跌超8%。
據公開資料顯示,智利作為礦業大國,每年銅礦產量占全球開采總量的28%,銅礦儲量占全球總量的23%。智利還擁有全球已探明鋰礦儲量的52%,其中SQM和雅保(ALB)作為全球鋰行業巨頭,在智利的鹽湖資源產能目前達到16萬噸LCE,占2021年全球鋰資源供給近25%。
2018年,天齊鋰業斥資40.66億美元收購SQM23.77%股權,交易完成后合計持有A、B類股25.86%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這筆天價收購使天齊鋰業的負債率從2017年的40.39%飆升至2019年的80.88%,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崛起后,也讓天齊鋰業搶得了先機。
隨著博里奇贏得總統選舉,像天齊鋰業這樣在當地投資并開采鋰礦的企業將受到限制,未來的項目進行變得烏云密布。
對于中國的鋰電產業而言,影響的絕不只是某幾家企業,而是整個產業鏈。
根據海關數據,在我國2020年進口的碳酸鋰中,智利占比74%。
目前,智利國內正在討論一部新憲法和一項有爭議的采礦特許權法案,后者可能將大幅提高采礦業的稅費。此外,新的冰川保護法也可能會影響到一些重要礦山的生產。
現在,智利即將上任的新總統主張收緊該國的鋰開采業務相關條款,提高特許權使用費。
特許權使用費,即政府收取的金額將以產出而非利潤作為基礎。以銅礦為例,該國目前大約有14個大型銅礦的生產成本高于每磅2.5美元,而當銅價超過4美元每磅時,該特選費用可能會升至75%。
在智利,SQM公司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鋰業巨頭之一,在很多智利左派的人看來,SQM開采阿塔卡瑪鹽湖的資源致富,是拿國家的資源肥了私人的錢包。所以如果這個主張獲得通過,SQM的采礦權也會受到影響。
然而因為其國內模糊的開采政策,多年以來也只有Albemarle(美國雅寶)和SQM(智利礦業公司)這兩家企業得以在阿塔卡瑪鹽湖開采鋰礦,目前這兩家企業都與中國大型材料廠和電池廠簽有供貨協議。
智利總統選舉落定后,對中國的鋰價格已經產生了非常直接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