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2016年我國工業節能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4-15 21:44:42 用手機瀏覽

工業能效管理市場一般可分為工業節能產品/技術市場、工業節能服務市場和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等三個子行業。其中,工業節能產品/技術市場與一般產品市場無異,即節能設備/技術生產商向工業企業提供各類節能技術、咨詢或者節能產品、設備。工業節能服務市場主要是由節能服務公司為工業企業提供能耗分析、能耗診斷、節能方案設計、節能設備定制和安裝調試以及節能效果評價等一系列服務。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則是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包括項目設計、設備采購、工程施工、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一整套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

      (工業能效管理行業的主要類型)

      一、行業概況

      根據節能服務所含內容的不同,工業節能服務業務可以分為單項能效管理業務和綜合能效管理業務。

      (1)單項能效管理與綜合能效管理的定義

      單項能效管理是指針對企業生產中的各項設備的能源耗用(包括電、水、蒸汽等各項能源)或單條生產線的能源耗用情況,向耗能企業提供完整的工業電氣產品、方案與技術服務。

      綜合能效管理是向企業提供不限于生產環節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即通過能源管理軟件平臺對生產過程進行不間斷的能耗數據采集,實現能源的實時監控及節能潛力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集成企業各業務流程信息,對全集成的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提出直觀、可行的能耗報告,進而根據能耗報告和耗能企業的實際需求設計整體節能解決方案并且實施節能項目。

      (2)單項能效管理與綜合能效管理的差異與聯系

      綜合能效管理業務是單項能效管理的業務升級,由于其業務鏈條更為完整,因而對節能服務商的要求更高,同時利潤也更高,客戶粘性亦更強。因此,綜合能效管理業務代表了工業節能服務市場的發展主流。

      (單項能效管理與綜合能效管理)

      二、發展歷程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工業節能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歷程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市場初步形成時期;第二階段為工業節能產品市場快速發展,國外專業的工業節能服務提供商進入中國;第三階段為工業節能服務市場快速發展時期,工業節能服務逐漸成為工業節能市場的主流。

      (節能服務產業發展階段)

      三、發展前景

      在市場總量方面,根據“十二五規劃”和“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GDP

      累計約為301.20 萬億元,全社會總能耗累計約為187.90 億噸標準煤。要實現“十二五末”萬元GDP 能耗下降至0.624

      噸/萬元的目標,五年間工業最大節能量需為6.70 億噸標準煤,除去結構及管理方面的節能量,工業節能量約為3.50 億噸標煤。

      在市場結構方面,“十二五”期間,工業節能產品市場占比將下降至45%,工業節能服務市場占比將上升至55%,工業節能產品市場空間和工業節能服務市場空間分別約為4,000億元和4,800

      億元。工業節能服務市場分為工業能效管理業務市場和工業單項節能服務市場。其中,工業能效管理業務市場在工業節能服務市場中的份額將上升至60.80%,預計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

      四、行業市場規模

      隨著我國工業節能市場逐漸轉向以服務為主導的市場,工業節能服務的市場份額近年來逐年增加。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節能服務市場比重約為48%,預計“十二五”期間,工業節能服務市場的比重將上升到約55%。

      隨著各級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動和鼓勵,減排目標責任化作為各政府、各機構的考核因素之一;隨著能源價格的上升,節能措施帶來的經濟效益日益明顯,作為工業節能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能效管理市場也將在未來五年迅速發展。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工業能效管理市場規模總計536.4億元,“十二五”期間預計將達到2,938.3 億元。其中,2015 年的市場規模預計為878.8億元。

      五、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

      工業能效管理業務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但市場化程度較高,行業內企業可充分參與競爭。一方面,行業內規模較大的企業多為知名跨國公司,如施耐德、西門子等,這些公司總體數量偏少,但實力較強;另一方面,國內企業數量眾多,但多數企業進入該領域的時間較短,基本處于快速發展期或成立初期,且規模較小,其中規模相對較大的國內企業除公司外,還有天水電氣傳動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榮信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動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九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奧特迅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中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等。

      就市場競爭層面,高端工業能效管理業務通常被國外跨國公司、國內大型企業下屬科研院所或關聯企業以及部分具有研發、規模優勢的國內企業占據;中低端工業能效管理市場則有數量眾多的中小國內企業參與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彰化县| 化州市| 颍上县| 泉州市| 贵定县| 固原市| 治县。| 南漳县| 浠水县| 芜湖县| 彩票| 普洱| 沙洋县| 苍溪县| 泸州市| 灵丘县| 年辖:市辖区| 藁城市| 抚松县| 广德县| 新兴县| 大同县| 普宁市| 团风县| 锡林浩特市| 信阳市| 类乌齐县| 美姑县| 盖州市| 炉霍县| 高清| 呈贡县| 望江县| 英德市| 镇江市| 景德镇市| 资源县| 泰顺县| 茶陵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