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二十國集團(G20)經濟熱點分析報告(2016-2017)》近日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就2016-2017年間G20綠色經濟融資的發展形勢與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度分析。
報告認為,人類面臨資源相對短缺、環境不斷惡化、經濟增長后勁不足、外延式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等挑戰越來越艱巨,全球經濟向綠色轉型是必然趨勢。綠色融資可以破解綠色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不僅有利于形成綠色經濟發展的加速度,而且可以融合全球智慧,形成長期支持機制。G20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組織,其工作重心已從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和宏觀經濟政策調控,轉向探尋經濟增長新的動力源,并且把應對氣候變化和加強環境保護提上議事日程,把綠色金融和氣候變化資金納入重要議題范圍,充當著綠色經濟倡導者和執行者的角色。
G20綠色經濟融資呈現出規模和速度不斷加快,但是結構不平衡的態勢,主要表現在:在綠色經濟融資規模方面,綠色投資總量不斷增加;在綠色經濟融資國別結構方面,發展中國家發展迅速,大有超過發展國家之勢;在綠色經濟融資方式方面,呈現出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VC/PE)、研發投資、公開市場融資、資產融資、小規模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并存的局面,其中,資產融資所占的份額最大;在綠色經濟融資激勵機制方面,政府的政策激勵發揮主要作用;在綠色經濟融資效果方面,綠色轉型效應已日益顯現。
在作為2016年G20主席國中國的推動下,G20綠色融資會獲得巨大發展,綠色金融產品不斷創新,同時各國也會加強綠色融資合作,合力推進全球綠色經濟發展。2016-2017年G20綠色經濟融資主要會表現出五大發展形勢特征:一是綠色金融作為G20的重要議題將會引導各國通過貸款、私募投資、發行債券和股票、保險、碳金融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將社會資金引導到環保、節能、清潔能源、清潔交通、清潔建筑等綠色產業發展中;二是綠色金融市場產品將會不斷創新,綠色指數和基金類產品、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產品種類更加豐富,PPP等模式的應用匯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三是綠色債券作為重要的新型融資渠道的地位將會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銀行、企業和市政部門將加入發行者行列,一些同綠色指數掛鉤的衍生債券也將不斷出現,同時,綠色債券的標準化和評估體系也會更加完善;四是G20綠色融資合作將會更加緊密,進一步提高全球金融機構的綠色化程度和資本市場向綠色產業配置資源的能力,客觀上也推動了G20金融治理機制改革的進程;五是互聯網綠色融資工具將會得到較快推廣,進一步提高融資效率,促進資金的優化配置。
由于全球綠色金融發展時間不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不可避免會存在著綠色融資市場發育不健全,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盲目開展綠色投資;綠色融資體制不完善,創新動力不夠;綠色投資回報率低,激勵性不足等問題。因此,要推進全球綠色金融發展,就必須:一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進全球高效的綠色金融治理,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和經濟穩定增長;二要充分發揮金融手段提高綠色項目的回報率,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的參與,以解決全球綠色經濟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三要加強國際綠色融資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國際合作機制,合力應對環境變化;四要通過完善綠色經濟融資法律法規、完善信息溝通和共享平臺、建立健全綠色經濟融資人才隊伍建設等配套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穩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