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方智庫機構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iCET)在北京舉辦了“2016 中國乘用車燃料經濟性與城市實際排放評估圓桌討論會”,該會議在英國繁榮戰略基金(SPF)的支持下順利召開。iCET通過分析10家主要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的油耗發展情況時發現,當新能源汽車生產量與傳統車生產量的比值達到一定水平時,這些企業基本上放棄了傳統節油技術升級與節能改善,所生產的傳統車的實際油耗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升高,其中,江南汽車與江鈴控股油耗增加了10%。2015年兩家產量最大自主品牌生產企業重慶長安和長城汽車的油耗同比增加了5.6%、7.9%。為了讓國家燃料消耗量目標更加清晰與明確,未來要逐步減少CAFC機制中新能源汽車在產量倍數與能耗優惠的核算,最終實現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產量均等對待,能量消耗以全生命周期理論為原則按實際能耗折算。
會上iCET發布了《2016中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發展年度報告》、《2016乘用車實際油耗與工況油耗發展年度報告》、《基于ICT的城市交通油耗與排放研究-成都案例》等成果性文件;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胡景南博士以“機動車實際油耗與排放監測政策與技術進展”為主題做了發言,介紹了其在該領域展開的工作;英國咨詢公司E4Tech的Dave OudeNijeweme 先生分別介紹了與iCET共同開發的“中國城市交通排放計算工具CUTEC”模型,以及介紹了英國在交通實際排放差異方面的內容,也強調了今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中交通領域的努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