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機電系統專場
本專場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磁兼容測試技術和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兩個專題組成。
1.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磁兼容測試技術專題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上使用的電機、電池等高電壓、強電流和低頻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問題愈發突出,但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磁兼容標準化領域,國際上目前無成型的標準可以借鑒。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磁兼容測試技術專題論壇聯合國內外知名電磁兼容測試儀器及技術供應商、知名檢測認證實驗室、標準化組織和國內外節能與新能源整車制造企業、主要汽車研發機構、關鍵零部件行業供應商等,深入探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中的電磁兼容測試測量新技術、新方法以及電磁兼容標準化問題。
本專題活動邀請到國內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資深專家、產業領袖出席,包括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總工徐立、羅德與施瓦茨(中國)科技有限公司霍文雄、英國MILMEGA公司經理John Dearing等,圍繞中國汽車電磁兼容技術,智能汽車的測試技術,混合、電動、燃料電池和電池驅動系統的動力部件及EMC測試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EMC測試、電磁兼容仿真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EMC設計,汽車電子瞬態抗擾度測試標準及解決方案,電動汽車的電磁兼容標準發展趨勢和儀器解決方案等主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與報告。專場活動加速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從產品研發到應用的自主技術創新與轉移、產品升級換代。
浙江吉利汽車公司、ROGERS公司、北京經緯恒潤科技有限公司、延鋒偉世通電子科技公司、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CARBON ZERO ADVANCED公司等一批公司的相關技術人員和管理決策人員在本專題活動上進行了對接。
2. 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專題
專題研討邀請到國內外電動汽車產業上中下游相關專家參會,中外嘉賓就中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技術標準、純電動汽車、汽車電子產業發展政策和技術發展方向等議題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并展開熱烈討論。
參會代表認為,中外多方應加強合作,聯合建立新能源汽車國際創新聯盟組織,保持有效的溝通和資源共享,匯總發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共同探討,建立有投資價值的商業模式,減少社會資本和政府資源的浪費。
參會代表還認為,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標準的統一和制定需要加以時日,可以先積極推動產業進程,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再形成標準,此外,借助政府力量設立產業引導基金也十分重要。
專題活動還進行了項目推介,共促成現場對接25項。
區域空氣質量管理與技術交流專場
近年來,我國空氣質量整體惡化趨勢明顯,極端大氣污染事件頻繁發生,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關中地區等城市經濟帶尤為顯著,最典型且影響最大的地區為京津冀區域。
京、津、冀三地因產業結構不同,主要污染源亦不盡相同,對大氣污染的主要影響面也就各不相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清潔空氣聯盟和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三方共同承辦了區域空氣質量管理與技術交流專場,旨在研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專場論壇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主持,邀請到了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北京市科委社發處、加拿大滑鐵盧市等政府工作人員;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美國羅得島大學等高校教授、學者;美國MWV公司、江蘇科行環?萍加邢薰、河北先河環?萍脊煞萦邢薰镜葒鴥韧馄髽I專家。嘉賓分別從政府監管以及先進技術儲備等方面展開討論,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提供寶貴建議,并就怎樣有效治理空氣污染、共同構建區域生態安全體系進行討論。
論壇還進行了項目路演,對國內及美國、加拿大、意大利、英國等國空氣治理領域的最新技術進行推介。
智慧城市創新技術與投資合作專場
“智慧城市創新技術與投資合作專場”邀請到了來自芬蘭、意大利、美國等國際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專業人士,介紹各自國家或地區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的先進經驗或教訓,演講嘉賓分別從文化建設和遺產保護、環境保護及教育、公共衛生和醫療以及整體規劃等多個角度,立體性的介紹智慧城市相關技術和理念,為可持續發展型城市建設帶來的推動作用。
來自芬蘭VTT(國家技術研究中心)的Kaisa Still女士介紹了芬蘭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對芬蘭今后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進行預測和分析;曼谷創新公司的Pahnit Seriburi女士則以“曼谷智慧城市”為題,向各位來賓介紹以曼谷為首的東南亞國家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果;Medaarch公司的CEO Amleto Picerno Ceraso先生向大家介紹了在后工業時代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環境恢復力的必要性和可實施性;全球科技創新合作機構的Kirstina女士介紹了一種可用于食品追蹤的食品標簽技術。美國的Ken Epstein先生向大家推薦了“分布式污水循環處理系統”。
電子信息創新技術專場
黨的十八大提出 “工業化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戰略部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中國制造2015》中長期規劃,強調“工業4.0”戰略,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兩化融合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工業裝備的信息化和電子創新技術的集成應用。
電子信息創新技術專場圍繞信息化裝備復雜電磁環境效應測控技術,醫療器械測試、標準與整改技術,國際無線通訊技術,物聯網射頻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磁兼容測試技術,國際電磁兼容、微波與射頻綜合技術,國際電磁頻譜安全、電磁兼容、微波與射頻產業發展等專題展開,采取論壇、洽談會、對接會、圓桌會議、技術研討和展覽展示等多種形式。
1. 國際信息化裝備電磁兼容、微波與射頻技術專題
本專題圍繞國內外電子產業邁向高靈敏度、高安裝密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最新技術發展,電磁兼容、微波、射頻、天線、無線通信、測試測量等電子創新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技術創新與最完善服務與解決方案,以及在通信、航空、航天、交通、新能源汽車、信息通訊等電子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傳統產業中的創新性集成應用、技術轉移、合作與對接,進一步探討電磁兼容、微波、天線、微波等電子創新技術在助推國家創新驅動、傳統產業升級和高科技、戰略型新興產業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2. 國際無線通訊技術專題
本專題邀請到工信部、中國移動技術研究院、RAYMOND TELECOM公司的專家或相關負責人,深入探討國內外無線通信產業政策導向、扶持措施、最新技術發展方向與工業布局,圍繞我國4G和5G產業目前進展狀況、最新目標、發展前景、產業鏈布局和國家產業政策進行深入探討。專題會上,包括中國電信研究總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微軟、華為、中興等單位之間開展了深入的技術交流與對接。
3. 國際物聯網射頻技術專題
未來物聯網將通過數量巨大、廣泛分布、可靠互聯的末梢傳感網,主動地感知環境中的各種信息變化,然后自適應地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構筑并形成無處不在的“智能環境”,射頻技術正是實現上述遠景目標的關鍵技術。
本專題以論壇形式,進一步助推企業和科研單位及時了解物聯網射頻技術的最新行業發展動向,把握前沿研究動態,為射頻器件的研制、測試儀表和應用系統的開發提供技術儲備、技術合作、交流與轉移對接服務。專題邀請國內外知名物聯網射頻技術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全球技術供應商作技術報告,并開展了積極有效的物聯網射頻技術國際合作、交流與技術轉移對接服務。
4. 國際信息化裝備電磁兼容、微波與射頻產業發展圓桌會議
本專題以閉門圓桌會議形式展開,研討國際信息化裝備電磁頻譜安全、電磁兼容、微波與射頻等創新性電子產品與技術的最新技術發展、國際技術合作、交流與對接情況,以及各相關產業的最新應用與發展趨勢。邀請到南京電訊技術研究所、中國計量院信息電子所、全國電磁兼容標準化委員會的一批專家學者進行了研討。
5. 中國信息化裝備復雜電磁環境效應技術專題
本專題以“深化應用 持續發展——把握我國信息化裝備電磁兼容和微波技術發展時代脈搏”為主題,圍繞電磁兼容、微波、暗室、天線、測試測量、射頻等新技術、新產品深度對接與合作。大會特邀行業資深院士、知名專家與全球頂級技術供應商報告演講,立足高端引領、引智引技、拓展視野,助推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推動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高新技術產業升級與技術對接交流。
參加專題活動的代表來自部隊、航天、航空、船舶、電子、國防、核工業、高校、電磁兼容和微波射頻企業等部門。專場積極探索我國信息化裝備復雜電磁環境效應技術、電磁兼容、微波與射頻等電子創新技術未來發展、產業布局、技術轉移與合作發展之路,極大推動傳統工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對EMC/EMI、微波、無線通信、射頻、雷達、測試測量等電子創新技術的應用、合作與轉移,為全球電子創新技術領域專家、技術人員和國際知名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國際技術交流、合作與轉移的平臺。
6. 國際醫療器械電磁兼容標準、測試與整改技術專題
人類社會逐步步入智能、信息社會,大量信息電子產品使用,對于健康醫療、日益電子化的醫療器械產品造成了巨大干擾與影響。本專題以研討會形式,深入研討加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到應用過程中對于電子創新技術,尤其是電磁兼容標準與測試技術的應用、對接與合作,解決這些干擾與影響,加強自主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換代;同時,助推國內醫療器械制造企業深入了解相關標準要求,掌握醫療器械電磁兼容設計、測試、整改技術,滿足標準要求,為醫用電氣設備電磁兼容標準的實施做好充足的技術儲備。
專題邀請了國內外醫療器械檢測認證領域的專家、知名電磁兼容測試儀器、暗室等測試技術供應商代表、標準機構和國內外醫療器械制造企業的負責人,深入探討交流電磁兼容最新標準、測試、認證和整改的發展與應用,為醫療器械在電磁兼容等電子創新技術最新標準、測試、認證和整改等技術領域搭建一個權威、高效的技術交流、合作、轉移與對接平臺,加速促進國內外醫療器械制造產業從產品研發到應用的自主技術創新、產品升級換代與最完善產品方案解決。
智能制造專場
本專場由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部長/北京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陳東敏主持,來自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富士通研究所、日本法政大學、德國ExOne公司、意大利地中海建筑學院、國家建筑研究所的相關專家,圍繞“智能制造”主題,分別闡述了智能制造、數字化智能生產在日本、德國、意大利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并針對智能制造的方向與趨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演講嘉賓還探討了如何從傳統制造業轉化為智能制造,以及工業4.0的走勢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