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國家能源局:“十三五”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12-6 15:42:14 用手機瀏覽

12月5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生物質能“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

其中,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千瓦時;生物液體燃料年利用量600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萬噸。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在12月5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上述目標生物質發電相對容易完成,其他三項子指標的完成需要依賴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

根據國家能源局測算,到2020年,生物質能產業年銷售收入約1200億元,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

國家能源局指出,生物質能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但是生物質能在中國發展并不順利。

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能源化利用潛力大。全國可作為能源利用的農作物秸稈及農產品加工剩余物、林業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與有機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總量每年約4.6億噸標準煤。

然而,截至2015年,生物質能利用量約3500萬噸標準煤,其中商品化的生物質能利用量約1800萬噸標準煤。

“這意味著《生物質能”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的‘到2015年生物質能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的目標并沒有實現,與風電、光伏發電等其他再生能源遠遠超過既定目標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衛權在12月5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王衛權解釋,生物質能“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四個子指標,都沒有完成;在生物質發電子指標中,只有垃圾焚燒發電目標完成了。

“原因主要兩點:一是生物質原料難以保質、保量和保價地進行規模化供應;二是生物質能的相關扶持政策不穩定、不連續和力度不夠。”王衛權解釋。

國家能源局還強調,目前社會各界對生物質能認識不夠充分,一些地方甚至限制成型燃料等生物質能應用,導致生物質能發展受到制約。

王衛權建議,上述三個主要問題必須要解決,否則生物質能在“十三五”期間難以快速發展。

為了實現“十三五”的新目標,《規劃》對發展的重點進行了布局,其中生物天然氣和生物質能發電備受關注。

在生物天然氣方面,《規劃》要求,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定規模的綠色低碳生物天然氣產業,年產量達到80億立方米,建設160個生物天然氣示范縣和循環農業示范縣。

“‘十二五’期間,國家能源局曾經提出要建設200座綠色能源示范縣,但效果并不理想。天然氣示范縣和循環農業示范縣的建設應當吸取其中的教訓。”王衛權分析。

在生物質能發電方面,國家提出穩步發展生物質能發電,其中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引人矚目,到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總裝機規模750萬千瓦。

具體來說,在做好環保、選址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前提下,在人口密集、具備條件的大中城市穩步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鼓勵建設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加快應用現代垃圾焚燒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提高垃圾焚燒發電環保水平。

從區域來看,華北地區重點在河北,東北地區重點在遼寧等,華東地區重點在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東等,華中地區重點在河南、湖南和河北等,華南地區重點在廣東、廣西等,西南地區重點在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等,西北地區重點在陜西、甘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始兴县| 拉孜县| 静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东港市| 阿尔山市| 久治县| 当雄县| 柳河县| 温宿县| 洪洞县| 勃利县| 惠安县| 抚远县| 皋兰县| 保亭| 鹰潭市| 清水河县| 黄平县| 昌江| 运城市| 双桥区| 绥德县| 海盐县| 兴文县| 集安市| 余江县| 新野县| 米林县| 民丰县| 阿荣旗| 饶阳县| 天峻县| 两当县| 华亭县| 英德市| 岳西县| 泗水县| 东乡族自治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