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清潔能源藍皮書》日前在澳門發布。藍皮書認為,是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的系列年度報告,已連續四年出版,每年針對國際和國內關注的清潔能源領域發展狀況和熱點問題開展研究和討論。藍皮書認為,中國的非化石能源發電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電力、電量占比均將不斷提升。全國化石能源發電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將在2024年左右達到峰值。
藍皮書在分析中國 “十二五” 期間電力工業發展狀況和展望未來各發電技術以及需求側管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研究了中國中長期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發電的發展變化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情況。研究表明,中國的非化石能源發電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電力、電量占比均將不斷提升。全國化石能源發電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將在2024年左右達到峰值,但六大區域達峰時間不盡相同,呈現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 西部地區逐步達峰的過程。華北地區有望在2019年左右達峰,華東地區則相對滯后在2025年前后發電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華中和東北地區隨后將分別在2026年和2030年左右達到發電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西北地區在2035年前尚未實現達峰,南方地區則將在2020—2025年間達峰。
藍皮書認為,電力市場改革將促進碳價和電價格互聯的效率, 隨著碳價信號的發出和碳價的逐步提高,必然會影響到電力企業參與碳市場的積極程度,毫無疑問會影響到電力行業的發展和經營,以及重大的投資決策等。在電力市場改革及碳市場發展的推動下,售電商未來可能是跨市場交易的最大獲利者。
藍皮書總結了國際不同碳市場不同方面的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嘗試分析國際碳市場的經驗對未來中國建立碳市場的影響和啟示。藍皮書提出,中國碳市場的建立,不但擴展了國際碳市場的減排內容,而且將成為最大的碳市場和減排的貢獻者。中國碳市場對國際碳市場的影響,雖然從碳價方面評論為時尚早,但是肯定為發展中國家的減排提供了經驗和可借鑒的模式。
藍皮書還從煤改氣、工業余熱、熱泵、潛熱地能和太陽能利用等方面介紹了我國在清潔供熱領域所開展的研究和工程。藍皮書詳細探討了“煤改氣”在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天然氣供不應求、調峰壓力增大、采暖成本增加等問題,并提出了加強能源貿易與合作、實施天然氣調峰價、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實施燃氣市場準入制度、加強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對策建議。對新型供熱技術應用的技術可行性、環境效益、經濟效益進行了分析,指出在煤礦利用余熱取代燃煤小鍋爐具有經濟可行性,在在長江以南城市推行太陽能聯合熱泵的能源形式有顯著的可行性,利用太陽能場聯合供熱在西部油田有顯著的經濟性。加速轉變供熱發展方式、優化供熱結構、加快技術創新和推進節能減排,才能全面提升供熱保障能力和供熱運行效率。
藍皮書從政策制度、零能耗建筑、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筑等多個方面介紹了國內外在建筑節能上的研究進展。綜述了日本等國提出的從節能建筑、低碳建筑、到近零能耗建筑或凈零能耗建筑,最終實現零碳建筑的綠色建筑發展戰略。介紹了不同新型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筑發展和研究現狀,并提出需要引導建筑面積合理增長、推廣超低能耗建筑、普及高效建筑用能設備和系統、優化終端用能結構和升級建設運行管理模式,實現建筑部門節能低碳發展。
據悉,藍皮書分為《溫室氣體減排與碳市場發展報告(2016)》和《清潔供熱與建筑節能發展報告(2016)》兩部分。藍皮書是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的系列年度報告,已經連續四年出版,每年針對國際和國內關注的清潔能源領域發展狀況和熱點問題開展研究和討論。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是一個常設于澳門的非盈利性國際組織,致力于推廣清潔能源技術,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企業低碳和綠色發展的競爭能力,促進創建人人享有低碳、清潔、可負擔得起的可持續能源的生態文明社會。主要任務是研究清潔能源政策、支持清潔能源研發、推動清潔能源投資、普及清潔能源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