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是廣西工業的家底和支柱,占廣西工業比重70%以上。然而,其中的支柱產業大多低端低效,先進裝備制造業比重僅為23.1%。在資源環境觸及“天花板”、傳統動能逐漸減弱的形勢下,廣西工業如何爬坡過坎、持續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近日,廣西同步出臺《關于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樹立“工業樹”理念,推動產業縱向深化、橫向拓展、深度融合,千方百計培植“工業樹”、打造“產業林”,走出具有廣西特色的工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破瓶頸 探索發展新路徑
工業是穩增長的第一支撐,也是調結構促轉型的第一戰場。
過去5年,廣西實施工業強桂戰略,深化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業總產值5年翻了一番,超千億元產業達到10個,千億元園區從無到有。
然而,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廣西工業還面臨著不少需要“邁過的坎”。“一是產業結構亟待優化。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重工越重,輕工越輕’。二是動能轉換亟待強化。目前,廣西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偏低,與發達地區差距依然明顯。三是發展環境仍待優化。四是創新能力亟待提升。廣西工業發展研發投入強度弱、研發機構少等問題成為制約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委綜合處處長石紅艷說。
“廣西要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是創新能力更強、融合程度更深、供給質量更高、產業結構更優、經濟效益更好、資源消耗更少的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說。
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廣西召開了全區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此次發布的《決定》也明確提出,“到2020年,廣西初步形成工業高質量發展新體系,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建成10個左右龍頭引領、鏈條完善、集約發展的產業集群,構建支撐全區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工業樹’。到2025年,工業發展總體達到全國中上水平。”
補鏈條 打破產業“孤島”
方向清楚了,目標明確了,廣西怎么做?
“針對目前工業發展存在缺少現代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短缺比較嚴重,集聚度不高,產業發展呈‘孤島’,造成質量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強的現象,廣西明確提出了‘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重大發展思路。”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委副主任陳清說。
按照此次《計劃》提出的“工業樹”理念,廣西要著力強龍頭,重點幫扶技術先進、帶動力強、品牌影響大、有市場話語權的大企業大集團,促進大企業更強更優,挺直工業之“干”;著力補鏈條,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鏈條完備、結構優化、效益明顯的產業鏈,伸展工業“枝葉”;著力聚集群,明確產業集群主攻方向,抓好園區建設,繁茂工業之“林”。
“這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廣西工業的發展明確了路徑、提供了方案。”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玉林表示,“在這一產業發展思路下,南南鋁將在創新驅動發展上下足功夫,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鋁加工產業研發創新高地。”
為實現發展目標,《計劃》還將《決定》的內容落實為實施11項具體行動任務,包括加快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行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發展行動、產業集群發展行動、科技創新突破行動、智能化改造升級行動、綠色發展行動、產業鏈精準招商行動、縣域工業振興發展行動等。
謀創新 打造轉型升級強引擎
直徑8.7米!在南南鋁加工廠區中央,一個巨型的大圓環引人注目。這個用于大推力重型火箭關鍵部件的大規格鋁合金整體環,是對材料精度、準度要求都極為嚴苛的航天材料,也顯示著南南鋁在高端材料生產方面的“高超本領”。
企業的技術突破與創新,正是廣西工業高質量崛起的關鍵。為聚力工業創新驅動,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此次《計劃》也推出了實施科技創新突破行動和智能化改造升級行動的具體舉措。
“沒有創新,基礎不牢。”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委政策法規處處長邱鎮林表示,今后廣西將重點推進完善工業創新平臺的建設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等。
“廣西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緊要關口,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要把創新作為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讓創新成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說,創新發展,正是推動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