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間,在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相繼啟動了十余個大型煤炭項目,這些項目將在未來5~10年內帶動地區煤炭產量大幅提升。預計增加的產量大部分將用于出口,出口目的地以亞太地區國家為主。上述項目的投資方案是在此前煤炭需求和價格增長的背景下做出的,但如今其中有的項目已經遇到了融資不足的問題,長期來看還將面臨國際市場煤炭需求增長乏力的現實。
俄羅斯煤炭總體情況
最近10~15年以來,俄羅斯煤炭開采行業投資完成了重新分布,投資重點區域轉向俄東部的貝加爾地區和遠東地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俄東部地區具有大量優質的煤炭資源(主要是煙煤);第二,俄羅斯煤炭出口重心逐步從西部市場向東部市場(即亞太地區)轉移,2016年俄羅斯東向出口量首次超過了歐洲方向的出口量。開發俄東部地區的煤炭資源可大幅降低向國外客戶供貨的運輸費用,但同時也需要發展鐵路和港口運輸基礎設施。當然,東向出口煤炭還有一大優勢,那就是長期來看亞太地區國家的市場需求相對更加穩定。
預計2030年前俄羅斯煤炭開采和出口將出現大幅增長。《俄羅斯2030年前煤炭工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30年,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具體情況,俄煤炭產量將在2015年基礎上增加15%~30%。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則相對保守。比方說,國際能源署認為2025年前俄羅斯煤炭出口不會出現增長。值得一提的是,2015~2017年間,憑借對亞太地區(中國、越南等)出口量的增長和國際市場良好的價格環境,俄羅斯煤炭行業的生產指標超過了此前所有的預測。
貝加爾地區和遠東地區煤炭行業
2010~2017年間,東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除外)和遠東地區煤炭產量增長超過30%,達到8000萬噸以上,在俄羅斯全國煤炭產量中的占比約為20%左右。產量的增長來自于后貝加爾邊疆區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貢獻。如今,后貝加爾邊疆區的煤炭產量已躍居全俄第三位。按照不同的情景預測,到2030年,在包括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在內的整個大區域內煤炭產量將增至1.2億~1.45億噸,在全俄煤炭總產量中的占比也將從現在的20%增至30%。
東部地區煤炭項目
截至2018年年初,東西伯利亞(傳統的煤炭開采地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除外)和遠東地區有十余個煤田開發項目處于實施階段。2025年前后項目陸續投產之時,地區煤炭年產量最多可增加0.9億~1億噸,屆時地區煤炭產量相當于2017年全俄煤炭總產量的20%~25%。大多數項目將向國際市場供應煤炭,部分項目也向俄國內市場供應。這就對地區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設橫跨西伯利亞干線或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干線的鐵路支線,或擴建太平洋港口設施。
圖瓦共和國到2025年前后煤炭產量增幅約為3800萬噸/年,是上述項目中產量最高的地區之一,但由于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匱乏、吸引投資能力有限,目前該地區部分項目實施處于中斷狀態。如果這些項目順利實施,圖瓦共和國有望成為俄東部地區大型的煤炭開采中心之一,并且該地區所有煤炭計劃都將用于出口。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阿穆爾州和布里亞特共和國的煤炭項目最具前景,這些地區的部分項目已經進入開采階段,或計劃于近期開始開采。其中最大的項目是尼科利斯克煤礦(2016年開始開采,設計產能1400萬噸/年)和奧戈金斯克煤礦(2021年前分兩個階段啟動,產能將達到3000萬噸/年)。增加煤炭的開采和出口需要擴建港口。為此,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薩哈林州實施了一系列相關項目,按計劃建設新的港口、擴大港口規模。到2025年前后,這些地區的港口裝載能力將達到約6000萬~7000萬噸/年。
國際能源署預計,中期來看(2022年以前)全球煤炭需求將呈上漲趨勢,這首先得益于東盟國家及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旺盛需求。對俄羅斯煤炭需求量最具增長潛力的是東南亞國家和印度,這些國家無論是從中期來看,還是從長期來看(2040年以前)煤炭進口量預計都會有大幅增長。但由于生態和氣候等因素的限制,日本、韓國和中國的煤炭進口量存在降低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