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提出三周年之際,全球能源互聯網與大學創新發展論壇于9月26日在山東濟南召開。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山東大學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
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指出,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塑造能源電力新格局,加快清潔能源集中式和分布式統籌發展,利用時區差、季節差、資源差、電價差,實現清潔能源大范圍配置、多源互補、高效利用。與目前發展路徑相比,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能夠將清潔能源年均增長速度提高5倍。將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推動清潔能源開發、配置、使用各環節技術創新,實現多領域、全方位突破。2025年,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競爭力將全面超過化石能源發電。將構建開放合作新平臺,推動電力、裝備、信息、金融等行業合作,帶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產業升級;推動電力貿易成為世界能源貿易的主要形式,使清潔能源生產國(地)、途徑國(地)、消費國(地)都能受益;打造綠色低碳、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能源共同體,減少對立沖突,增進國家互信,塑造合作、互利、共贏的能源安全新格局。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表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綠色清潔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有望從源頭上破解資源困境、環境難題,是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國家戰略和國家意志的重要體現。高校是全社會科技創新、知識創新的源頭,應當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努力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山東大學將圍繞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需求,在深化理論研究、創新發展新興學科、加快人才培養等方面與合作組織全面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本次論壇上,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宣告成立,32所國內外知名高校成為聯盟首批成員,將聚焦清潔能源轉換、配置、使用等領域新技術組織開展研究攻關,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學科建設。同時,首個由高校設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機構——山東大學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在國內率先設立“全球能源互聯網”新工科特色實驗班。實驗班將按照“3+3”本科-碩士一貫制培養,設11門課程,并為學生創造海外學習、實習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