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四川能投水電集團以國企擔當,凝聚起打贏涼山彝區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為攻克重中之重、難中之難、艱中之艱,不斷聚焦聚力、綜合施策。
改造農網旅游經濟在“懸崖村”萌芽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懸崖村”,不到兩年時間,這里用上了穩定電,冰箱、洗衣機、電飯煲等家用電器不再是擺設;建起索道,幾噸重的山貨不到一小時就能運到山腳;開發旅游,資本進入,村民搞起了農家樂,專門體驗峽谷風情的游客一批接一批……村民們錢袋子鼓了,與外界交流多了,一派新氣象。
2017年12月28日,“總投資1800萬元,新建10千伏線路18千米,新建10千伏配電變壓器18臺,新建0.4千伏及以下低壓線路22.3千米,新建戶表406戶”的昭覺縣阿土列爾村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竣工,標志著“懸崖村”徹底告別“非正常”用電的歷史。
“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游客前來體驗爬鋼梯、到村里看看。”29歲的某色拉洛看到商機后,在村子里開起第一家農家樂。
電壓穩了,“懸崖村”的旅游開發也有了電力基礎。就在年初,已經有旅游集團宣布,將投資6.3億元,在此打造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他們規劃建帳篷酒店、石頭酒店等高端山地旅游設施,未來游客可坐索道、泡溫泉、游峽谷、看日出日落,體驗別樣風情。
技能培訓為貧困戶拓寬就業門路
最好的幫助不是物資,而是教育。隨著精準扶貧、扶貧動態管理等工作的深入,貧困戶缺乏勞動技能、市場競爭力不足、勞動力轉移困難等問題出現在了四川能投水電集團面前。如何提高貧困戶的勞動技能、拓寬勞動力轉移渠道、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成為該公司扶貧路上的一大難題。
精準培訓,提升能力促就業。5月22日~6月5日,四川能投水電集團金陽公司在金陽縣克業村開展了為期15天的電焊技能培訓。20多位村民通過培訓掌握了電焊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不斷增強自身就業能力,拓寬就業門路,為今后外出務工和早日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6月24~26日,金陽公司又在克業村開展了電工基礎及安全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農村安全用電規程、電工基礎、常用電氣安裝實際操作、觸電急救等方面的內容。
搭建平臺,促進就近就地就業。金陽公司全面開展用工情況調查,結合縣域重點項目、外來企業的用工需求,通過舉辦就業專項服務活動,為縣內外企業和貧困人員搭建供需平臺,促進貧困人員就近就地就業。
挪出窮窩易地扶貧搬遷告別貧瘠土地
涼山州普格縣是彝族火把節的發祥地,也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而地處大涼山腹地的美姑縣,則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被稱為彝族民間文化的寶庫。普格、美姑兩地均是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的重點工作縣。
易地扶貧搬遷是國家推進扶貧工作的重大舉措,安置點的電力供應和電力設施建設是推進搬遷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去年以來,普格縣共開工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03個,每一個安置點都需要進行電力遷改配套建設。為了讓村民早日住上好房子,四川能投水電集團普格公司超前規劃,加快推進電力保障建設。
在美姑縣牛牛壩鄉爾曲村,吉克布哈一家6口一起生活,是一戶典型的彝族家庭。“現在的條件好得很!以前住在山上條件差,不好用電,要燒柴火做飯。現在簡單了,煮飯炒菜都用電。”自普格縣啟動易地扶貧搬遷以來,四川能投水電集團組織人員對全縣153個村進行電力遷改和永久用電施工,截至目前完工72處,在建25處,今年底前,將完成全縣10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電力遷改任務。在美姑縣,四川能投水電集團已完成美姑縣計劃退出貧困村30個、1442戶,完成彝家新寨10個村、576戶易地扶貧搬遷居民的電力遷改工作。
2018年,四川能投水電集團還將向涼山州投入資金8894萬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線路98.84千米,配變188臺,低壓線路401千米,戶表1.74萬戶。該項目涉及昭覺、金陽、美姑、普格4個縣,覆蓋144個貧困村,1.04萬戶、4.49萬名貧困戶將在此項目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