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我國經濟的最大主體,是消費能源、資源,產生環境污染的最主要行業。全國能源消耗70%在工業,兩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分別占全國的37%和87%左右。工業增加值能耗、重點行業主要產品單位綜合能耗逐年降低,為萬元GDP能耗下降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9年要圍繞落實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堅持推進“兩化”融合、自主創新和大規模技術改造,堅定走技術節能信心。

節能減排是應對金融危機,落實中央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十大行業調整和規劃的具體手段。以節能減排為抓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落后產能淘汰,把工業節能技術改造與擴內需、保增長結合起來,進一步推動工業技術進步,是實現工業節能的關鍵。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將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作為約束性指標。通過各方面的積極努力,“十一五”前三年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2006年,全國單位GDP能耗比上年降低1.79%,雖然沒有完成當年目標,但實現了自200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2007年和2008年,全國單位GDP能耗比上年分別降低了3.66%和4.59%,呈持續下降態勢。工業節能做出了突出貢獻,重點耗能產品能效水平明顯提高。200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能耗同比降低8%以上,高于GDP能耗降低幅度,按照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計算,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完成節能量達到2億多噸標準煤。
“十一五”以來,工業領域技術進步較快,主要工業產品能耗明顯下降,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顯著縮小,電解鋁等產品能耗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8年統計的規模以上企業,53種工業產品單位能源消耗指標中有39項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噸鋼綜合能耗下降0.05%,煉焦工序單位能耗下降4.98%,單位氧化鋁綜合能耗下降8.06%,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下降1.67%,單位合成氨生產綜合能耗降低2.41%,單位燒堿生產綜合能耗降低4.01%,噸水泥綜合能耗下降4.22%,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綜合能耗下降2.16%,機制紙及紙板綜合能耗降低5.86%,萬米印染布綜合能耗降低8.36%。主要工業行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節能要靠三個方面來完成:結構、技術和管理節能。結構節能是長期的,管理節能是有限的,加快工業技術進步,大力推廣節能先進技術,大幅度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工業節能的主攻方向。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