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之后,伴隨著下游陸續環保限產,持續近兩個月的價格平衡被打破,與此同時鋼材利潤不斷收縮,對焦炭的打壓愈發強烈,至此焦炭價格下跌兩輪。
在價格下跌后焦企利潤已至盈虧線,但價格下跌并未帶來市場好轉,下游環保還在繼續,僅僅按需采購,港口的貿易商也在低價拋貨,港口價格持續倒掛,市場情緒一片悲觀,個別企業甚至認為還有一兩輪的下跌。焦炭市場未來真的如此悲觀嗎,今日智庫在此給您剖析下我們對于未來市場的淺見。
1、供需基本面格局變化明顯
焦炭價格的下跌,究其根本還是供應太充足,下游鋼企環保限制不斷,而對焦企反倒影響有限,據今日智庫測算自十一之后,供應偏松的格局一直持續,直到近期才有所緩解。
出于對未來焦炭市場的悲觀,焦企、港口貿易商大量出貨,下游接貨情況一般,但最近的供需數據明顯向好。
2、鋼材需求好轉,利潤修復
房地產日趨下行,鋼材的需求也逐漸減弱,但近期由于基建項目拉動需求,鋼材的價格逐漸好轉,利潤開始回升,在此情況下對于焦炭的打壓動力也會有所放松。
3、上游原材料價格支撐,焦炭幾無下降空間
焦炭價格下行,對于焦煤的壓力也很大,煤炭企業不得已給焦企進行了適當的讓利,在大家以為雙焦將同時步入“寒冬”之際,海關關于進口煤限制的政策陸續出臺,主要港口均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同時蒙古進口煤一改往年不限制的政策,在今年也對通關車輛進行了收緊。考慮到焦企及鋼企限產情況,雖不敢保證進口煤的暫時限制對于國內煤炭供應的影響,但最起碼的市場提振作用是有的。
結合以上的分析,我們認為目前焦炭市場下游打壓動力開始減弱,上游原材料價格支撐,兩方面的原因使得焦炭價格不大可能再次下降,但需要密切注意的是在環保期間焦鋼雙方的開工情況,畢竟在失衡的供需情況下,什么走勢都是可能發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