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有懷疑的時候,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透明和開放。你越是不透明,越是把自己關起來,覺得能夠躲過去,大家疑惑越多。”國際化學品制造商協會(AICM)主席、卡博特公司亞太地區總裁朱戟在AICM2019年公眾開放日期間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當前存在的“談化色變”現象,協會希望通過開放工廠的方式來改變公眾看法。
AICM2019年公眾開放日采訪現場
AICM成立于1988年,由近70家大型跨國化工企業組成,成員每年整體產出大約占中國化工行業的25%。協會的目標是促進中國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工作為向利益相關方推廣責任關懷及其他全球認知的化學品管理理念,向政策制定者倡導實行成本有效、技術和風險控制型政策,以及樹立化工行業在中國經濟建設中的貢獻地位。
公眾開放日是AICM的重要活動,已連續舉辦11年。2019年AICM公眾開放日共有21家成員公司參與,以“循環經濟”為主題,在中國的31個城市開放了72家工廠。
“繼工業4.0之后,循環經濟將是下一個大趨勢。可持續發展是化工行業發展的核心關注點。”朱戟表示,AICM及成員公司不僅推行技術創新,加速發展,資源再生利用,致力于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同時也將技術創新、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視為在化工行業的立足之本。
媒體采訪環節中,“責任關懷”被屢屢提及。責任關懷是化工行業針對自身的發展情況,提出的一整套自律性的、持續改進環保、健康及安全績效的管理體系。
AICM副主席、瓦克化學大中華區總裁林博表示,協會開展了許多責任關懷的倡議和活動,以期讓化工企業實現更為可持續的業務發展,但這是一個完全自愿的機制。化工行業參與者眾多,AICM雖然擁有全球化的專家網絡和專業知識,也無法觸及到行業內的所有企業。他也提到,中國化工行業競爭激烈,會有很多來自成本的壓力。責任關懷代表一種承諾,即要做更多規定范圍以外的工作,“但大多數時候我們被要求只做需要做的事”。
“協會的解決方案是從在中國的各個化工園區著手,希望能夠在各個園區范圍推動責任關懷,也借此能夠傳播到園區內的本土企業。”林博說,有很多化工園區對此感興趣,由于協會資源有限,目前采取循序漸進分步走的方式。
今年二月,AICM與中國石化聯合會(CPCIF)在鎮江新區正式啟動了“化工園區責任關懷行動”。據介紹,AICM負責提供人力、組織、經驗,幫助園區建立責任關懷體系,目前已組織2次安全沙龍活動,數十家本地化工企業參與。
朱戟表示,國內目前責任關懷的概念提得很多,但從怎么做到真正去做還有一段距離,總是有考慮成本等諸多借口。責任關懷是一個大規模化工體系,整體效果體現大概需要兩到三年時間。“如果鎮江作為案例能夠成功的話,我相信對整個化工行業的觸動是非常大的。因為過去的各種借口就會消失,真正事情會做起來。”
“我們意識到在中國這樣的大環境下,只靠協會里的近70家企業影響力不夠,我們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平臺把責任關懷理念推出去,鎮江園區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希望通過與園區合作把這個理念不斷的推到國內企業,一定要有國內的企業加入,這是我們目前的工作。”AICM副主席、朗盛亞太區總裁錢明誠補充道。
對于AICM未來規劃,朱戟表示,近年來中國化工行業發展迅速,但AICM的三個基本點沒有改變,還將繼續落實責任關懷,推動法規科學化,更好發揮循環經濟作用以推動經濟整體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