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主辦、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承辦的“2020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在山東日照舉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家鐵路集團、山東省政府、日照市政府等單位相關領導出席。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總經理席志勇應邀參加本次會議并在大會致辭。他表示,產業鏈實現互利共贏、構建和諧關系,是煤炭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面對煤電聯動機制的蛻變和能源改革的推動,基于期貨市場構建長期穩定的上下游產業關系,可能成為煤炭行業的最終選擇。
席志勇表示,煤炭是“工業的糧食”,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對我國能源結構轉型提出了新要求,也給資本市場發展賦予了新使命。長期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使命,努力提高市場運行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據介紹,目前,大商所已上市包括焦炭、焦煤等在內的19個期貨品種和2個期權品種,覆蓋糧食、油脂油料、木材、畜牧、化工和能源礦產等六大板塊。既能煉焦又能當作燃料用途的氣煤已于2018年批準研究上市,集裝箱運力和液化石油氣兩大戰略品種于今年批復立項。隨著這些產品陸續掛牌交易,大商所服務實體經濟的產品工具將不斷拓展和完善。在服務產業的能力和質量持續提升方面,經過多年培育和發展,大商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煤炭期貨市場。焦炭、焦煤期貨經過多年培育,已經逐漸成為煤焦產業重要的生產經營和風險管理工具。2019年上半年,焦炭、焦煤期貨日均單邊成交分別為24.8萬手和11.35萬手,折合現貨2480萬噸和681萬噸,法人持倉占比分別為32.7%和39.9%。2018年7月焦煤期貨交割質量標準的修改大幅改善了期貨價格代表性和穩定性。今年8月,煤焦上實施的滾動交割制度有效緩解了港口庫容緊張的交割壓力。同時,焦炭期貨交割地點優化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席志勇強調,近幾年,煤炭行業在推進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按照有關部署,明年我們將告別已經實行了15年的煤電聯動機制,如何在產業鏈上實現互利共贏、構建和諧產業關系,將是我們面臨的首要挑戰,也是煤炭行業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面對煤電聯動機制的蛻變和能源改革的推動,基于期貨市場構建長期穩定和諧的上下游產業關系,將是煤炭行業值得嘗試的有益選擇。
席志勇提出,影響產業鏈上下游和諧關系的核心因素就是定價問題。期貨價格之所以容易被買賣雙方接受,一是期貨價格形成社會化程度高,可以廣泛反映產業真實供求關系;二是價格形成過程公開透明、交易真實可靠,期貨交易者都在統一規則體系下,依據自己的判斷進行公開交易;三是期貨市場具有一套完整、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確保各方交易公平。更為關鍵的是,依托期貨價格形成的基差貿易方式,在解決了定價公平、定價效率問題的同時,也為買賣雙方尋找到合理的價格均衡點提供選擇。
席志勇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緊密結合煤炭產業發展新需求,努力為煤炭行業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一是按照“做全期貨、期權、互換衍生工具,打通期貨現貨、境內境外”的“一全兩通”發展目標,盡快推動焦煤、焦炭期權上市,加快氣煤期貨上市進程,擴大工業品保險+期貨試點和基差交易試點,努力為行業提供更多的風險管理工具;二是持續做好市場監管,努力推進規則制度創新,按照“穩中求進”的原則,不斷提高市場運行效率,著力打造高質量的期貨市場;三是加強與行業協會、實體企業交流合作,共同搭建產融合作平臺,深化共識、消除疑慮、加強合作、實現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