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LED照明市場,超過50%集中在路燈項目。產業的尷尬由此顯現——在LED照明市場初期,受制于高企的成本,以政府項目為依托的LED路燈業務,一度被寄予厚望。
九成LED路燈企業虧損
做LED路燈虧是正常的,不虧是不正常的。筆者了解到,由于目前LED產業屬于新興節能產業,相當一部分項目以“示范工程”的形式進行。“示范工程的實質是企業先墊付資金,待政府檢測節電率和照明效果之后,再付款。”多位參與LED路燈示范工程的企業負責人直言:“該模式對企業資金占用壓力較大,應收賬款太高。”但在市場推廣初期,“示范工程”項目成了企業在沒有太多選擇余地的情況下,一種被動的接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LED路燈企業負責人分析,盡管國家層面在大的政策方向上,支持LED節能產業,但具體到地方政府的執行層面,就會大打折扣。不止于此,上述業內人士還認為,中國市場相對偏低的電費,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政府缺少推進LED產業的動力。某企業直言:“政府配合的速度不理想。”這還不是LED路燈行業虧損現狀的全部。筆者采訪了解到,LED路燈市場之初,參與企業良莠不齊,導致一開始就陷入低利潤的價格搏殺。
政府關系型行業?
李春勇分析,相對于商用市場,路燈照明工程的耗電量更大,節能效果更加明顯。再加上政府在政策層面的引導,一時間從其他行業轉入的新進入者紛紛把LED 市場。據了解,與傳統照明行業數萬家企業爭奪,沒有一家占有率突破1%一樣,國內LED照明 企業數量也超過3000家,規模都很小,而且LED芯片、外延片等產業鏈上游部件都必須從日本豐田合成、日亞、美國科銳等廠商處購買。
在此背景下,從事塑膠、五金、數碼產品等與照明行業無關的從業者紛紛涌入。“這類新進入者只看到前景,但缺少技術儲備。”馮俊直言。目前國內的LED路燈產品 ,在光效、照明均勻度、顯色性、使用壽命等均存在技術不穩定。其中主要問題集中在光衰過于嚴重。“部分LED路燈產品,不到半年時間,光衰就達到一半。”張玉生分析,目前國內在LED路燈的電路控制技術尚不成熟。
堅守還是逃離
LED路燈的產業盈利能力匱乏的產業現狀,讓不少LED照明企業重新審視產業機會。6月26日,易特照明與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面進入緊急救援行業的特種LED照明市場。“盡管放棄LED路燈市場的大蛋糕,但LED在細分行業的商用也是剛剛起步,市場的延展性很強。”馮俊告訴筆者,相對于路燈室外照明,室內照明等行業應用的技術難度相對較低,性能相對成熟。“LED路燈性能不成熟的客觀因素確實存在,但這個行業需要以市場的應用來帶動產業的發展。”張玉生表示,這其中政府的扶持顯得至關重要,“政府對LED產業的幫扶要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