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發電是利用地下熱水和蒸汽等產生動力發電,即通過地下2000米左右的巖漿,產生攝氏200—350度的蒸汽帶動鍋爐發電。地熱能儲量豐富非常潔凈,且地熱發電不受風力等季節和氣象條件限制,但地下堪測等前期開發投入較大。目前全世界地熱發電總量約8000兆瓦,其中美國2800兆瓦。
地熱發電基本上不產生CO2,包括發電設備及建設送電設施在內,CO2排放量僅相當于火力發電的幾十分之一,原子能發電的一半左右。由于燃料不依賴國外供應,不存在匯率和燃料價格變動風險。出于未來國際政治和經濟發展長遠戰略需要,日本時隔20年再度興起地熱發電熱。
一、日本地熱發電概況
日本約有100座活火山,地熱資源儲量排在印尼、美國之后居世界第3位,換算成發電能力超過2000萬千瓦,相當于15座原子能發電站。目前日本地熱發電量約為風力發電的2倍,太陽能發電的3倍。正在運營的地熱發電站僅有18所,主要集中在東北和九州地區,總功率50萬千瓦,約占國內總發電量的0.2%。
東北地區主要地熱發電站:大沼発電所、澄川発電所、松川発電所、葛根田発電所、上之岱発電所、柳津西山発電所、鬼首発電所。
九州地區主要地熱發電站:大岳発電所、八丁原発電所、山川発電所、大霧発電所、滝上発電所。
第一次石油危機后,日本國內曾掀起一股地熱發電熱。但隨著原子能發電的普及和煤炭價格的回落,功率遠小于火電站的地熱電站逐漸受到冷落。由九州電力和出光興産大分地熱兩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功率1萬千瓦以上的大型地熱發電站——滝上地熱發電站(大分縣),在運營96年后也曾一度被迫停運。
二、日本再興地熱發電熱
為實現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樹立環保節能的世界形象,樹立 “低碳經濟”長遠競爭力,日本時隔20年再次啟動地熱發電站建設工程。三菱Materials公司、日本電源開發公司09年開始投資約400億日元,建設總功率6萬千瓦的地熱發電設備。日鐵礦業和九州電力也投資約200億日元建設地熱發電站。
三菱Materials公司與日本電源開發公司在秋田縣湯澤市,抽取地下2000米左右熱水和蒸汽用于發電。經過環境評估后開始施工,2016年正式運營,所發的電力主要銷售給東北電力公司。
日鐵礦業與九州電力合作,2015年前后在鹿兒島縣霧島市現有地熱發電站(功率3萬千瓦)旁邊新建功率3萬千瓦的地熱電站。另外,兩家公司計劃再投資數百億日元,在當地新建功率6萬千瓦的新設備,目前正對周邊地質進行調查。
出光興産子公司出光大分地熱(大分縣九重町)為了建設第二所地熱發電設備,計劃09年著手進行相關調查。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