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茅建生在光伏技術方面有著多年經驗,同時對光伏產業發展更是有著獨特的見解,且從不吝于向大家分享,現就2020年光伏存量市場發展問題,他將通過三個部分:思維篇、范疇篇、落地篇,來詳細向我們做出分析。
最近幾個單位在聯商中國光伏的運維,我看中國存量電站的運維是個問題,更是個有潛力的、有持續的市場,故有了"用光伏存量市場使產業“無邊界”發展的思考。——茅建生
(一) 思維篇
前段時候,有朋友問我,最近幾年的新年年度你都對中國光伏說了個話題(最近三年的話題分別是:中國光伏人的2017、2018、2019),有的說給朋友多了個新年話題,也有的說讓朋友們多了個念想。此時又正值年末,問我要說些啥?我說偉人毛澤東曾對想做事的人和事,有個重要的告誠,那就是“再好的主張,如果不付諸實踐,那就是空話”(摘自“熱血軍旗”)。
有人認為2020年似乎是個光伏產業的低谷年,但我說2020年更是"推光伏產業無邊界發展"的元年。關鍵就是對光伏產業要有無邊界的發展的意識,建立無邊界發展的思維,認準無邊界發展方向的主張范疇,再而得以尋得踏實的落地與實踐。
先說思維的無邊界。那是在前段時間與有關部門研討交流中說的話題,說到中國的光伏(能源)、中國的農民(扶貧)、中國的標準(檢測及新裝備)、中國的服務能真正跳出領域及行政上的桎梏,瞄準光伏、農民、標準及中國服務在中國經濟增長助推中得以健康、茁壯發展,而說的一個"邊界"性的話題。
說到"邊界"。諸如在光伏產業行進各階段的操作中,都是有階段標識和邊界的。有說技術、規范、標準也是有著各個節點標梽性邊界的。有說中國的光伏、中國的扶貧、中國的標準、中國的服務,也都是有著各個部門管轄責任的邊界的……。
說到"無邊界",當下無邊界的事多了去了。如有美國的航空母艦就在藐視規則而"無邊界"的橫沖直撞,然而中國經濟發展則在一帶一路中"無邊界"地躍上臺階,再而中國光伏人正在歲末年初對"無邊界“深加思考。試想,面對似乎光伏低谷的2020年,或可對策方法之一是,深拓中國光伏“無邊界”發展的思維,借中國的制度紅利,借中國的政治紅利,來助推中國光伏產業的無邊界發展,也就不僅可為而更可佳了。
總之,面對中國光伏人的2020年,面對"將我們自己的事辦好",著力深入無邊界發展的思考、走出個落地的嶄新出路來,而邁出新的步伐和創造新的利益價值、首要的是必須建立和具備“無邊界”發展的思維體系。
(二) 范疇篇
與朋友聊到中國光伏產業無邊界發展的"范疇"時,有朋友說,用范疇二字是不是說大了?我說其實不然!我們回顧和展望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過程,將會告訴我們,要做大做強光伏產業,決不可以缺失對范疇的認知和駕馭,其中既有涉及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還有涉及光伏人的擇業,更有涉及光伏產業發展的價值。
先說中國光伏的健康發展。當下說到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從業人都會有坐過山車的味道,致使到了2020年的今天還是有不少人感到忐忑,說到發展似乎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筆者認為,光伏從業人員對下步前行不知所措,實為產業界上下,對光伏產業的發展進程不明,對產業系統工程化、高質量建設在整體范疇上有認知的缺失,以致對光伏這一涉及國計民生的支柱性產業作有序發展的引導不夠力。僅就光伏補貼而言,就有數千億不到位,如此這樣,即使將來補貼到位了,也沒人說好,更有甚者,對政企雙方來說,就是個得不償失的冤大頭。這種產業的不健康,屆時在不少電站(含扶貧電站),能不能通得過國家對光伏電站投入的檢驗,就另有一說了。
再說光伏人的擇業。中國光伏產業當下發展的現狀告訴我們,是選擇排著隊等發展機會的門票、還是喊喊發展的口號觀望,再而就是盤帳收縮了,這些都是個很現實的事了。筆者認為:若有響應"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號召,有曾經兵強馬壯的中國光伏產業隊伍的底子,再有相關部門對下步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化作出一定的調整與引導,重振光伏產業的雄風還是可行的。筆者還認為:有2020年中國光伏無邊界的發展,就有光伏無邊界的技術,更有光伏無邊界市場。再有倘若有關部門對有能力喚起光伏產業無邊界的新市場、新商務、新技術的企業,團隊及機構作相應的扶持,那就是雪中送炭了。
最后說說光伏產業無邊界發展的價值。當下要說國家實力的較量,實質上就是能量集聚與能源轉換效率的較量。光伏的無邊界發展將推動中國新能源戰略高速高效的發展,并在增強保障國家安全實力的同時,提升了能源應用及能源經濟社會化的運行。使光伏能源在現代經濟社會的演進中無領域不用,無范圍不在。
(三) 落地篇
近日在寫落地篇的時候,有微友對我說,老茅你能說個現實的無邊界發展嗎?我想就從這個問號說起:往大里來說,中國光伏能源,中國的檢測檢驗,中國的光伏扶貧,中國的鄉村振興等數個領域,原本都在各自的工作界面上各掃門前雪,但在面對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工作時,互相間卻都有著互為交叉而不可分割的關系,甚至有必要作相互間越過各自工作界面上的延伸,這就是光伏無邊界發展的一個形式。再往細里說落地,來做落地的交流。、
筆者說的光伏產業無邊界的發展,實質上就是借助無邊界發展的方法,助推光伏產業要"往高層做、往深里想、往遠處看“。以當下運維的管理信息系統為例來說落地。
先說系統上"往高層做"。當下的運維已經不是電站自我管理上的運維作業了,而是要讓電站趨向于大系統的管理層面作擴展與延伸,這就是無邊界發展。具體形式就是:以數據池方式作信息的存儲與共享處理,來迎合適應國家能源監管與扶貧評估等的發展趨向。
接著說技術上"往深里想",那就是當下運維要想到以后的瓶頸,要躍上一個新的臺階來做運維。如圍繞電站最大輻射下的最大效率做運維。這亦或有越出當下光伏運維的作業邊界,但確實是個將來不受制于人的"備胎"。
再說商業上"往遠處看",那就是要看到更遠的商業無邊界。借中國光伏電站200GW的存量(運維)市場,在無邊界發展的推動下,造就一個更具市場推動力的無邊界增量市場。可謂是中國光伏產業的無邊界發展,造就了中國無邊界的光伏市場。
最后說一下跨邊界運作的見聞,供微友及看客參考。近日,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所轄,由國務院批準、商務部籌建的,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與國務院扶貧辦所屬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共同聯商,以中國光伏200GW存量市場為初步目標,成立博士后科創中心及鄉村振興減貧委員會。如今正在籌劃創辦分片區工作基地式博士后工作站(征集有識單位與志士共同發起籌建),以作為國內外光伏后市場拳頭產品的開發與發展,為國家精選品牌和中國服務商標增色添彩,為一帶一路夯基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