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根據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情況統籌研究相關政 | 08-09 |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近日,國家財政部在答復:全國人大代表“關于支持新能源運營汽車發展和推進充電樁建設的建議”時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情況,統籌研究相關政策。不再對除新能源公交車外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將地方有關資金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培育更好的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 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3901號建議的答復 …… |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表示: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美合作潛力巨 | 08-09 |
拜登當地時間5日下午簽署了一項行政令,表示在2030年前要將電動汽車銷量提升到新車銷售總份額的40%至50%,并宣布了一系列支持舉措。6日晚,剛剛來美履新不久的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就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這個領域中美合作潛力巨大(Great potential for cooperation)。 秦剛發推說,“拜登總統宣布,到2030年實現美國一半新車是新能源汽車。我從上海…… |
河北發改委:摸清掌握新型儲能發展底數 | 08-09 |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8月5日,河北省發改委轉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要摸清掌握新型儲能發展底數,統籌開展新型儲能專項規劃,鼓勵各市結合源、網、荷不同需求探索儲能多元化發展模式,大力推進電源側儲能項目建設,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化布局,支持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實現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等長…… |
哈薩克斯坦將考慮應對歐盟開征碳稅 | 08-09 |
哈通社努爾蘇丹8月6日電,哈薩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長卡拉加耶夫當天出席媒體吹風會時表示,哈薩克斯坦正在研究歐盟開征碳稅對本國經濟的影響以及替代出口方案。 卡表示,可以預見的是,歐盟征收碳稅將對產油國油氣行業產生負面影響,替代方案是將向歐盟國家油氣出口轉向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目前,哈石油出口過于集中在歐盟國家,一旦開征碳稅,哈將考慮向其他國家出口。 據悉,歐盟計劃自2023年起啟動碳邊境…… |
財政部:正牽頭起草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指導意見 | 08-09 |
8月5日,國家財政部在答復全國人大代表意見中表示,目前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多項資金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正牽頭起草《關于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擬充實完善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積極構建有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引導和帶動更多政策和社會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此外,財政部還表示,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我國綠證核發交…… |
[組圖]領充“領碳計劃”隆重發布!以“光儲充+”和能鏈 | 08-09 |
過去的一年,國家鄭重提出了“雙碳目標”,力爭在2060年整個國家實現碳中和,中央層面將碳中和、碳達峰列入重點工作,地方政府也針對這一目標提出了多種扶持政策。 隨著分布式光伏的大力發展,儲能必將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剛需。伴隨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快速發展,電動汽車充電成為電力增量的重要來源,因此利用清潔能源發展綠色出行,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板塊。 領充踐行“重構車生…… |
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公布 特斯拉86萬積分或將帶來大額 | 07-19 |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近日,工信部正式發布2020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2020年度中國境內137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乘用車1983.02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正積分437.00萬分、新能源汽車負積分106.55萬分。其中特斯拉86萬積分領先,比亞迪汽車及比亞迪汽車工業共計超75萬積分,此外還有上汽通用五菱、廣汽、江淮、奇瑞、北汽、威馬、小鵬等新…… |
1920萬元 上海臨港擬采購6輛高級燃料電池低入口電動城 | 07-19 |
北極星氫能網獲悉,近日,上海臨港公共交通有限公司10.5米高級燃料電池低入口城市客車采購項目招標公告發布,本項目采購6輛10.5米級高級燃料電池低入口電動城市客車,最高投標限1920萬元,單價限價為320萬元/輛,一共采購6輛。 詳情如下: 上海臨港公共交通有限公司10.5米高級燃料電池低入口城市客車采購項目招標公告 一、招標條件 …… |
中國石化與8家央企簽約 加強在光伏風電、綠電制氫、化 | 07-18 |
7月11日和13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在北京先后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中央企業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加強戰略合作關系,依托各自優勢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 根據協議,…… |
[圖文]實現碳中和 儲能設施建設大有可為 | 07-18 |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設定,對能源業提出了零碳要求,即在能源生產、使用過程中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光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將走上電力主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指出,“實現零碳能源,需要我們全面電氣化,盡可能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江億院士認為,這一選擇將推動我國的電力系統從集中變為分布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