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2018年的下滑,2019年宏觀杠桿率出現小幅意外攀升。日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了《2019年年度宏觀杠桿率報告》(下稱《報告》),2019年我國宏觀經濟杠桿率為245.4%,比上年上升了6.1個百分點。
分季度來看,宏觀杠桿率在去年四個季度分別上升了5.1個、0.7個、0.9個和-0.6個百分點,也即一季度出現大幅攀升之后,二、三季度增幅回落,四季度出現了增幅下降,整體呈前高后低態勢,與經濟增長的態勢基本一致。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參照前兩年的穩杠桿路徑,盡管2019年宏觀杠桿率攀升稍有意外,但鑒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2018年去杠桿過猛等因素,2019年杠桿率出現上升亦在情理之中,且6個百分點的增幅并不算高,也體現了政策當局的定力。
《報告》還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經濟增長面臨更大壓力,宏觀杠桿率上升幅度大概率會高于2019年。初步預測,2020年宏觀杠桿率或將上升10個百分點。
回顧2019年宏觀杠桿率的走勢,一季度發力較重,新增人民幣貸款達6.3萬億元,創造了歷史峰值;進入二季度后,杠桿率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抑制,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出現下降;而后到了三、四季度,杠桿率增長趨緩的態勢得到延續,尤其是四季度,更是出現下降。不過全年來看,不同于2018年的下跌,2019年宏觀杠桿率小幅上漲了6.1個百分點。
分部門來看,居民部門是杠桿率上升的主要驅動力。《報告》顯示,2019年末居民部門杠桿率為55.8%,相比于2018年末的52.1%上升了3.7個百分點。盡管居民部門杠桿率仍在上升,但上升趨勢已有所減緩。2019年,居民短期貸款和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速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導致居民杠桿率的增幅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