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對光伏行業短期帶來沖擊,政策“斷奶”卻難改中長期發展趨勢。光伏發電逐漸成為全球最經濟的能源,頭部企業更被市場青睞。
光伏龍頭隆基最近一年發布總投資額超過360億元的擴產計劃。隆基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曾表示,擴產是看到行業前景,對未來非常有信心,公司原則是不領先不擴產。光伏行業普遍認為,全球光伏市場未來5-7年將增加到1000GW,這一規模相當于中國目前所有火電裝機的容量,以及世界火電裝機的一半。一個萬億元級大市場正在形成。上市以來市值增加20倍,隆基再次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
海外市場大增,凈利翻番超50億
2018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推出光伏行業“531新政”,補貼退坡,平價上網加快。新政對行業沖擊顯而易見,當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總量為44GW,同比上一年53GW下降17%。光伏行業急剎車,頭部企業也未能幸免,隆基股份(601012)凈利潤罕見下滑。
但是“東方不亮西方亮”,由于中國光伏制造商具有明顯成本優勢,海外市場成為光伏增量主戰場。
隆基從2016年在海外頻繁技術交流,培養客戶,對海外市場提前布局。兩年后,海外市場開花結果,自2018年三季度開始,公司海外訂單不斷增多。李振國介紹,現在看起來海外市場的增長十分確定,而且是全面開花。起初傳統能源消費大國需求更大,3-5年后,新興國家會加速發展。
2016年之前,隆基股份組件業務基本100%面對國內市場;2017年海外市場組件業務占10%;2018年占30%;2019年前三季度占比60%。隆基股份海外產能布局目前主要在馬來西亞古晉,主要供應美國市場。印度是隆基海外布局的下一個生產基地,4年前就已做準備,是否要推進,將取決于貿易政策變化。
受益于海外市場強勁增長,加上生產成本持續降低,毛利率同比增加,隆基股份2019年凈利潤再次獲得三位數增長。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隆基股份預計2019年實現凈利潤為50億元至53億元,同比增加95.47%到107.19%。扣非凈利潤為48.17億元到51.17億元,同比增加105.5%到118.3%。
時間拉得更長,2014年,隆基股份凈利潤為2.94億元,2019年增加至50-53億元,5年凈利潤增長16-17倍。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從光伏新政沖擊中迅速止血。新財富統計已經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的光伏行業概念股發現,贏虧兩極分化現象非常嚴重。
隆基股份有望再摘光伏“利潤王”桂冠;其他利潤大戶通威股份和正泰電器,根據2019前三季度業績表現,全年凈利潤預計在30億元左右;多家企業盈利在10億元左右,如太陽能、東方日升;中環股份和晶科能源凈利潤同比大增。也有企業陷于虧損泥潭中,業績預告虧損超過10億元以上,如愛康科技、珈偉新能(表1)。
“531新政”無疑是催化劑,有助于行業出清落后產能,龍頭企業調整迅速,海外市場作為突破口。李振國接受新財富專訪時表示,中國制造業的特點,短缺是階段性的,過剩才是常態,這促使技術快速進步和優勝劣汰。光伏去補貼必然出現,行業走向成熟過程中,技術領先、資金實力強、管理精細的優秀企業,會逐步壯大;反之,就會被洗出局。
根據PVInfoLink數據,2019 年全球組件 TOP10 廠家全年總出貨量接近80GW,市占率達到 65.4%,除韓華 Q-Cells外,其中 9 家廠商為中國企業。隆基股份單晶硅片產能2019年預計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40%,持續領先。
隨著公司產能逐步增加,市場份額也將提升,“否則就對不起擴充的產能”。
激進擴產360億的邏輯
2020年開始,隆基兩次發布投資計劃。1月3日,隆基宣布將在云南楚雄新增投資年產20GW單晶硅片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將根據市場情況再決定啟動續建年產20GW單晶硅片項目。2月13日,西安樂葉與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協議,擬合作年產10GW單晶電池及配套中試項目,西安樂葉擬出資45億元。
而從2019年2月開始,隆基在全國進行擴產,單晶硅棒、硅片、電池和組件產能擴充全面開花。新財富根據公司公告統計,隆基從2019年2月-2020年1月,不到一年時間,在全國新落地共計16個項目,總投資超過360億元(表2)。
2018年底隆基發布產能規劃,2019-2021產能規劃分別為硅片36GW、50GW和65GW,組件規模為16GW、25GW和30GW。截至 2019 年中,隆基已形成 33.9GW 單晶硅棒產能,隨著保山二期以及麗江二期項目逐步達產,加上老產能改造,2019年底硅棒產能有望達到 50GW。
銀川基地 15GW硅棒產能投產,至2020年末,硅片、電池、組件產能預計分別達到 65GW、15GW、25GW。騰沖 10GW 單晶硅棒項目擴張,2021 年底單晶硅棒產能有望達到 75GW 以上。
不領先不擴產
累計超過360億元總投資,市場很關注隆基資金是否可以支撐。李振國回應稱,隆基之所以擴產“相對激進”,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公司對光伏行業發展前景非常有信心。
其二,資金充裕,資本市場融資比較暢通,有能力進行擴產。其三,對產品、技術領先和成本領先有足夠信心;隆基始終恪守“不領先不擴產”的原則。
隆基股份融資渠道一直順暢。除2012年IPO募資15.13億元外,2014年和2015年,隆基先后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分別募集資金19.2億元、29.42億元,2017年隆基發行可轉債再募集資金27.61元。
2019年4月,隆基按照10配3比例配股,募集資金38.28億元。2019年10月,隆基披露可轉債發行預案,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50億元可轉債。若本次可轉債發行成功,自2012年上市以來,隆基股份融資金額累計將超170億元。
隆基外部融資順暢,更關鍵是內部造血功能健康。最近幾年,隆基股份現金收入比穩步提升。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現金收入比為0.74,較2015-2017年有明顯提高。
隆基股份現金流量表顯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從2013年由負轉為正以后,也是持續增加(圖1)。2019年前三季度,經營現金流凈額為超過40億元,同比大增 278%,超過2014年-2018年總和(36.83億元)。這應該和公司今年出口額大增,客戶回款大幅改善所致。
李振國分析,經營現金流大增,生產規模持續較大,回款加大;公司業務結構出現調整,此前占用大量現金的電站業務從2015年開始收縮,這有助于減少對現金流占用。
截至2019年9月末,經營、投資和籌資現金流三項疊加,隆基現金流凈增加76.74億元,余額為133.39億元;公司貨幣現金大約為165億元,較2018年底增加114%,除配股發行款外,銷售回款在增加是重要因素,未來幾年擴產,彈藥充足。隆基資產負債率始終保持在60%以下,至2019年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為51.34%,較2018年底減低6.24個百分點;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為1.61、1.2,也有提高。
另外,截至 3 季末,隆基股份預收賬款 31.21億,同比增長133%;預付賬款 14.46 億,同比增長 50%。預收預付大增主要是在手訂單大增,同時預收款比預付款多大約16.75億元,也顯示出隆基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
大單頻出
隆基等頭部企業依托資本實力積極推動單晶硅片產能擴張,硅片供給份額持續向龍頭公司集中。隨著下游電池廠商也呈現份額集中趨勢,電池廠商為了確保硅片穩定供給,紛紛與龍頭公司簽訂長期供貨協議。
在銷售端,隆基股份“自用”+“長協”需求保障未來新擴產能的穩定銷售。就在今年1月,隆基股份就發布兩份超過百億元銷售大單。
1月10日,隆基股份與江蘇潤陽日簽署銷售框架合同,單晶硅片供貨量為38.2億片,按照3.06元/片測算,總金額超過103億元。1月22日,隆基股份與成都通威簽署銷售框架合同,供貨量合計48億片,預估合同總金額約130億元,兩份百億大單合同期均為3年。
2019年初至今,隆基股份簽署共計約135億片單晶硅片長單,預估金額合計達到370億元,從今年1月開始陸續供貨,大單轉化為看的見的現金流。
技術成驅動力,8年20倍股
李振國認為,技術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大體現。隆基重金投入研發,公司做到技術領先,產品領先和成本領先。
2018年隆基股份研發費用為12.31億元,占營業總收入比例為5.6%;領先同行(表3)。截至2018年底,隆基技術人員為2403人,比2017年增加43.63%,在總員工中比例為11.41%,同樣領先行業。
M6或是最佳解
研發不惜成本,日積月累,結果是隆基股份在技術上引領行業。作為行業領軍企業,隆基竭力推動標準統一。2013年前,全球單晶硅片尺寸非常雜亂,不同標準給供應鏈帶來困擾。彼時已是全球最大單晶硅片制造商的隆基股份,聯合行業推出M1、M2兩個標準,該標準最終在2017年8月份被收錄到SEMI國際標準名錄中。
2018年后,因為轉換效率提升受限,部分企業對硅片尺寸優化設計,尺寸之爭再起。李振國認為,從服務本質出發,最終要降低度電成本,硅片尺寸需要一個最優解。
對硅片尺寸設計,隨之帶來的組件變化、輔材變化,并考慮國內100多GW老舊電池生產線,在尺寸變化后的兼容性,上述多方因素深入研究后,隆基認為M6(166mm)是目前硅片最佳尺寸。
M6兼容大多數單晶硅片裝備,只要在電池環節做適當升級,對大多數電池生產線、組件生產線也兼容。采用M6大硅片后,72片組件功率可以達到440-450W;對光伏系統而言,其BOS成本有望進一步壓縮,從而降低度電成本,加速平價上網。隆基2020年1月簽署的兩個百億單晶硅片大單,供貨都是M6尺寸。
隆基曾主推金剛線切割技術,現成為主流;研發的PERC電池轉換效率不斷刷新世界紀錄;科研團隊關注新技術發展。對于當前的競爭格局,李振國認為,現階段,行業還沒有出現顛覆性技術。
8年市值增加20倍,投資方都能獲利
蘭州大學畢業后就從事單晶行業,李振國現在把工作當成愛好,一輩子只做單晶這件事。隆基長發展到今日規模,李振國如此總結做企業攻略:公司制定戰略,選擇路線時遵循“第一性原則”,做規劃時眼光長遠,發現問題癥結;大力投入研發,并進行推廣;保持穩健的財務策略,避免資金鏈斷裂。“其他企業如果在這幾個方面做得更好,那也可能超過隆基”。
很多企業把“客戶第一”排在公司價值觀首位,李振國則按照“社會-客戶-員工-股東”排序。首先,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其次,企業愿景再美好,也需要客戶來背書,要把客戶價值最大化。員工是實現事業的載體,一定要善待員工。
股東價值實現之所以排在最后,因為它是前三個因素的結果。“實現股東價值不能每天喊口號,最終是靠干出來的”。按照這個邏輯思考和經營企業,才是健康和良性的,資本市場也會做出回應。
李振國希望隆基各個階段投資人都能獲利,此言非虛。2012年4月,隆基股份上市時市值大約60億元。2019年9月,隆基市值首次突破1000億,成為全球光伏企業“市值王”。至2020年2月18日收盤,隆基市值約1260億元,和上市時相比,不到8年增加近20倍。
隨著全球清潔能源進程逐步加快,業界對光伏的認識也發生著積極變化,全球重量級能源公司紛紛布局光伏產業,共同瞄準這個萬億大市場。8年市值增加20倍,市場有10倍增長預期,隆基股份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