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也對經濟運行帶來了明顯的影響,財政減收增支進一步加大,這給地方特別是基層財政收支平衡帶來壓力,積極財政政策如何更加積極有為?在3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對于市場普遍關注的“赤字率是否上調”的問題,財政部首次給出回應。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財政赤字的確定,需要綜合考慮經濟形勢、宏觀調控需要、財政收支狀況等各種因素,同時也要經過全國人大審議等法定程序。財政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疫情及經濟形勢變化,統籌做好相關工作。
許宏才強調,財政收入與經濟運行密切相關,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強,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結構調整的空間和回旋的余地都比較大。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經濟回暖向好,財政收支的矛盾也會得到緩解。
為緩解地方財政壓力,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郝磊透露,截至目前,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經下達了6.2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6萬億元。在已經下達的轉移支付中,均衡性轉移支付下達了16032億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2844億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603億元,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60億元,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173億元,中央基建支出439億元。
此外,3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3月1日到6月底,在已核定的各省份當年留用比例基礎上統一提高5個百分點。測算下來,4個月地方將新增留用資金約1100億元。
“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就是把繳入中央國庫的中央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就地劃入地方國庫,留歸地方使用。這樣做避免了把收入從地方收上來,然后再通過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撥付給地方,可以有效簡化程序,有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解讀稱,此舉實際上是增加了地方留用的現金流,有利于地方財政資金周轉。
湖北是疫情防控的決勝之地,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財政收入受到多大影響?許宏才透露,1月湖北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增長,2月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只有零星收入入庫,但2月末湖北省國庫庫款的情況還比較好,庫款余額有1306億元。
“我們判斷,進入3月以后,由于國庫收入仍然會保持零星入庫,但是隨著疫情的防控和復工復產,財政支出會相應增加,所以我們從3月開始,對湖北省建立國庫庫款周調度制度,保障國庫的資金需求,確保防控疫情的支出和基本運轉。”許宏才說,3月第一周已經給湖北省提前撥付資金350億元。下一周,財政部還會繼續跟湖北保持密切聯系,按周及時撥付資金。
許宏才提到,總體來說,疫情防控和基層“三保”支出在地方財政總的支出當中所占的比重還是不高的。財政部在布置地方編制2020年預算的時候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個地方政府要編好預算,尤其是要保障好“三保”的支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預算的安排是能夠滿足“三保”需求的,地方的“三保”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目前為止,沒有出現發工資存在困難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