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1.6%,為1976年以來最低水平,但2021年將回升至7.9%。報告指出,雖然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很高,但可以通過釋放政策紅利來緩解。
世界銀行周三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砥礪前行:應對新冠疫情影響,推進中國改革議程》指出,盡管中國為防止病毒傳播做出了努力,但疫情反復可能會持續干擾經濟活動。外部來看,全球經濟衰退程度加深,持續時間延長,以及中國與一些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緊張局勢升級,也有可能導致經濟復蘇脫軌。
“如果國內和全球信心恢復的速度快于預期,如果經濟緊張局勢降級,那么經濟下滑的嚴重程度就會降低!笔澜玢y行稱。
世界銀行在報告中建議,中國接下來的結構性政策應聚焦于戶籍制度改革以及促進市場競爭,從而推動疫情后經濟的持續增長。
“加強戶籍制度改革可幫助勞動者從受疫情長期破壞的企業和部門轉移出來,進入那些處于發展擴張中的部門、企業和地區。進一步拓寬市場準入,包括在相對封閉的服務部門的準入,可以增加投資并加速知識和技術的傳播!笔澜玢y行稱。
同時,此次疫情凸顯出消除社保覆蓋面缺口的必要性。世界銀行指出,中國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擴大社保覆蓋面,接下來需要在此基礎上努力消除覆蓋缺口,這不僅有助于保護工人和家庭免受失業和收入損失所造成的困擾,而且可以促進消費增長。
宏觀政策方面,世界銀行表示,財政刺激措施的設計應促進在中期內實現更具包容性、更綠色的增長目標。貨幣政策上需要繼續保持靈活,以確保充足的流動性并保持較低的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從而減輕家庭、企業和政府的債務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