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個省份在進行全省港口整合。
“這個事情我們內部已經講了很久。”廈門港口界一位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兩三年全國各地港口加快整合,一個省成立一個港口集團,整合全省的港口資源,目的是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提升整體的競爭力,更好的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
福建成立省港口集團
廈門港務(000905.SZ)日前披露公告稱,因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廈門港務集團”)成建制并入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省港口集團”),可能導致公司實控權、實控人發生變更。
公告顯示,福建省國資委擬組建省港口集團,將福建省國資委、各地市涉及港口和航運業務的國有資產整合到省港口集團。其中,廈門港務集團成建制并入省港口集團,并作為其全資子公司。
福建的海岸線長,港口資源十分豐富。在此次整合前,福建主要有三大港口群,分別是:北部以福州港為主體,覆蓋了福州與寧德兩市的港口資源;中部以湄洲灣港為主體,覆蓋莆田和泉州;南部以廈門港為主體,覆蓋廈門、漳州。
其中,在集裝箱吞吐量方面,廈門港的優勢十分明顯,去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位居上海、寧波舟山、深圳、廣州、青島、天津之后,列全國第七。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全省港口整合,有利于全省一盤棋,避免區域港口的惡性競爭,提升整體的競爭力。但同時,整合后規模做大了,整體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服務水平也需要提升。
在丁長發看來,港口最主要的還是要服務區域經濟,服務當地的制造業,福建的港口與兩邊的兩個三角洲的港口相比,短板十分明顯。珠三角和長三角港口的經濟腹地都很大,有充足的貨源,有規模效應。相比之下,福建的經濟總量僅排在全國第八,經濟腹地較小,缺乏足夠的支撐。
近年來福建的港口也在積極拓展腹地,到江西等中西部地區建立“無水港”。
隨著近年來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江西等中西部省份的外貿進出口增速很快。今年上半年,江西外貿進出口總值1974.7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出口1435.9億元,進口53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8%、23.2%。進出口、出口增速雙雙居全國第一,外貿出口規模前移5位,至全國第十一位。
無論是從加快貨運鐵路建設以拓展港口腹地,還是從提升競爭力、全面參與雙循環的角度看,加快福建全省港口資源整合都十分關鍵。
沿海多省已進行整合
整合是近幾年各地港口發展的關鍵詞。早在福建之前,沿海地區的浙江、江蘇、山東、遼寧和廣東等多個省份已經進行了港口整合。
2017年8月,交通部曾下發《關于學習借鑒浙江經驗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改革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全國擁有港口資源的18個省學習浙江經驗,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發展。
浙江經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p>
浙江之外,2017年5月22日,江蘇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掛牌成立。公司整合了省屬港航企業以及南京、連云港、蘇州、南通、鎮江、常州、泰州、揚州等沿江沿海八市國有港口企業。按照規劃,江蘇將以省港口集團為抓手,加快形成港口投資、開發、運營全省“一盤棋”格局,實現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強省轉變。
2019年8月6日,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在青島成立,山東港口整合進入新階段,全省7市的沿海港口資源整合之路開始進入實質進程。新組建的山東省港口集團總部設在青島,是山東省政府批準設立的國有企業。
當然,港口整合需要因地制宜,也不是所有省份都適合組建一個省港口集團。根據2018年披露的《廣東省港口資源整合方案》,廣東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為主的原則,提出以廣州港集團、深圳港口集團(深圳市內部整合組建)為兩大主體,分區域整合沿海14市及佛山市范圍內的省屬、市屬國有港口資產。
廣州市社科院高級研究員彭澎認為,由省一級通過行政力量來協調,整合港口資源,科學預判產能前景,控制惡性競爭,有利于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提升港口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