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財政部發布2020年1-7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月度同比連續兩個月實現增長,1-7月同比降幅繼續收窄,經濟運行回升態勢進一步鞏固。
7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2.7%,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4%,實現“雙增長”。
放到1-7月的總額來看,營業總收入330158.4億元,同比下降3.5%,較1-6月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其中中央企業186879.7億元,同比下降5.9%,地方國有企業143278.7億元,同比下降0.3%。
1-7月利潤總額14763.1億元,同比下降30.4%,較1-6月降幅收窄8.4個百分點,其中中央企業9808.1億元,同比下降30.3%,地方國有企業4955億元,同比下降30.5%。
此外,7月國有企業應交稅費較去年同期增長5.7%。1-7月,國有企業應交稅費25969億元,同比下降4%,其中中央企業18733.6億元,同比下降4.6%,地方國有企業7235.4億元,同比下降2.5%。資產負債率64.6%,較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
“1-7月營收和凈利率都出現了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受疫情以及外部環境影響,另一個原因是不少國有企業響應中央降低社會成本號召,降低了資費或者房租等。但6月以來,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國企的經營情況好轉,營收和凈利潤指標出現了同比上升。”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下半年決心做到“兩個力爭”,即力爭絕大多數中央企業效益持續較快增長、力爭中央企業總體效益實現正增長,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出更大貢獻。
下半年,國企如何實現進一步增長?在吳剛梁看來,在構建“雙循環”新格局背景下,國有企業接下來有望在新基建方面發力,加大投資力度并帶來業務增長;另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即將出臺,將為國有企業釋放改革紅利,國有企業將通過混改、員工持股和職業經理人制度等改革措施,經營活力將增強,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基建”作為穩投資和穩增長的重要突破口,為經濟提速開拓更多創新空間。在“新基建”建設過程中,央企、大型國企將是投資主力軍。在以高科技為核心的新基建引領下,國有企業的優勢或將被激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