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會上介紹了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工作進展有關情況。
許宏才介紹,截至8月中旬,扣除用于支持減稅降費的3000億元以外,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當中,中央財政已經下達1.674萬億元,占1.7萬億元的98.5%。
他指出,采用直達的方式,資金下達進度明顯加快,資金安排和使用效率大幅提升。這項制度安排為各地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已形成實際支出5097億
今年建立特殊的轉移支付機制是財政管理的一個重大制度改革和創新,那么到目前為止,資金下達情況如何呢?
許宏才介紹,從分配情況看,在實行直達的2萬億元資金中,3000億元用于支持新增的減稅降費,這個由稅務部門精準落實,通過財政減收來體現;1.7萬億元是通過財政支出體現。
“中央下達分配的1.674萬億元,占1.7萬億元的98.5%,還剩下1.5%,也就是大約260億元還沒有下達,主要是還得為后續的疫情防控留點錢。”許宏才表示,此外中央單位養老保險的一些補助政策要落實,這兩部分的錢需要保留一小段時間,根據進展及時下達。
2萬億元的直達資金,現在實際執行的資金大概是多少?
許宏才介紹,從資金使用情況看,截至8月中旬,在1.7萬億元當中已經形成實際支出5097億元,其中市縣基層支出4888億元,占比95.9%,體現了資金直達基層的政策效果。市縣兩級,市級占14.5%,縣級占81.4%,另外省級支出4.1%。
許宏才解釋,之所以省級還有一些支出,主要是按照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要求,養老保險的補助經費要實行省級統籌,基層的養老補助資金也是要統籌到省級列支,即基層的養老支出也反映在省級,所以省級有4.1個百分點。
如果按照支出進度測算,實際支出的數額5097億元,占中央財政已經下達資金的比重是30.5%,高出序時進度2.7個百分點。
通過采取上述特殊舉措,即采用直達的方式,資金下達進度明顯加快,資金安排和使用效率大幅提升。這項制度安排為各地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對于拉動消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總的來看,具體政策措施的實施,無論對投資、消費,也包括對進出口,都會產生積極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預算撥付層面,資金已經落實到市縣兩級,速度是相當快的,這是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的優勢所在,也體現了整體財政系統的高效率。直達資金是中央積極財政政策落地實施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財政資金的快速撥付也有利于傳導到市場主體。
直達資金助力經濟發展
財政直達資金主要用于哪些領域,在哪些方面發揮了成效?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李敬輝介紹,具體來講有五個方面的作用:重點支持開展常態長效疫情防控;重點支持幫扶企業保市場主體;重點支持幫扶群眾保居民就業;重點下沉財力保基層運轉;集中財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
其中,在疫情防控方面,安排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建設等常態化疫情防控資金支出,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如湖北武漢市安排了47.26億元,支持11個中心城區醫院改擴建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天津等地安排資金用于疫情防控物資采購和保障大規模核酸檢測費用支出。
而在支持幫扶群眾保居民就業方面,包括統籌使用就業補助資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落實就業優先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政策措施已經支出資金超過150億元。如山東部分市縣為企業發放穩崗補貼,穩定就業崗位;四川安排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對貧困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群體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新疆部分州縣安排資金支持做好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安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