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來自國網青海電科院的消息,基于互聯網架構,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國網青海電力已建成國內首個集數據匯集、存儲、服務、運營為一體的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全面支撐對內對外創新創業、支撐能源產業鏈創新發展,初步形成能源全產業鏈生態圈雛形,引領國內能源行業領域創新發展,打造轉型發展新引擎。
“我們的項目難點就是提升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在剛剛投入運營的國網青海雙創示范基地孵化室里,《基于大數據的高精度綜合氣象監測預警系統研發》項目團隊成員的課題研討如火如荼。今年,在健全的雙創體制機制運作下,國網青海電力積極促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形成“雙創”工作強大合力。其中,高海拔高電壓實驗室作為高海拔地區唯一同時具備特高壓試驗、±800千伏換流變出廠試驗能力的實驗室,已成為我國高海拔高電壓領域重要的創新創業基地;新能源發電并網實驗室圍繞青海省太陽能電站規模化并網技術難題,研發的技術平臺在青海電網推廣應用,引領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累計產出創新成果1252項,特別是基于北斗數傳的采集終端關鍵技術,開創北斗衛星民用新領域,已在青海省廣泛應用,并已拓展至寧夏、云南、廣東等地區,基于AI智能識別技術的設備智能巡檢等取得新突破,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群創成果。
在“雙創”浪潮下,國網青海依托能源大數據中心、共享實驗室、創新創業聯盟三大載體,打造能源互聯網生態圈,大力培育創新人才、深化完善雙創體制機制,率先開展“互聯網+智慧能源”雙創實踐,建成國網青海雙創示范基地,搭建多雙邊創業合作平臺,構筑產學研融通創新創業體系,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走出了一條內外聯動,縱橫交錯,全面轉型的雙創之路。
截至目前,基地已吸引來自清華大學等單位的22個研發團隊,開發23類業務應用;為政府、發電集團、電網企業等不同類型近200家客戶提供數據挖掘分析和應用支撐服務。接入平臺的各類新能源電站達214座,總裝機容量達660萬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