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11年末我國的粗鋼產能為8.63億噸; 2012年1-11月我國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礦山)4556億元,全年固定投資約5000億元,增長3%左右,按固定投資增長估算,2012年我國新增鋼鐵產能超5000萬噸。據此計算2012年末全國粗鋼產能在9.2億噸以上。另據目前冶金規劃研究總院調查,到2012年末我國粗鋼產能約為9.7億噸。
不論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還是冶金規劃研究總院的調查信息反映,總體上我國目前粗鋼產能在9-10億噸之間。
而我國2012年鋼材表觀消費情況是: 2012年全國鋼產量約為7.2億噸。全年出口鋼材5600萬噸,折合出口粗鋼5960萬噸,全年進口鋼材約1400萬噸,進口鋼坯約40萬噸,折合進口粗鋼約1500萬噸,進出口相抵,全年凈出口粗鋼5100萬噸。2012年國內粗鋼的表觀消費量約6.7億噸。
我國9 -10億噸的粗鋼產能,國內目前只有約7億噸的消費需求,也就是說,目前我國有2億多噸的過剩產能要消化,這是擺在當前鋼鐵行業最大的難題。
在國際上,如美國、日本都將78%的產能利用率作為評價產能是否過剩的標準。若長時間低于此臨界值,則認為出現產能過剩。從國內目前已經形成產能和正在建項目相加,我國有約10億噸的粗鋼產能,目前國內市場需求消費約不足7億噸,產能利用率低于國際評價78%的標準,粗鋼產能過剩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