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0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財政收入超11萬億元,壟斷罰款拉高全國非稅收入。
上半年財政收入超11萬億元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指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116億元,同比增長21.8%,比2019年同期增長8.6%,符合預期。同比增速較高主要是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和當前工業生產者價格上漲較快,同時反映了我國經濟恢復取得明顯成效。
從稅收收入看,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100461億元,同比增長22.5%,比2019年同期增長8.7%。
其中,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22.5%,主要是工業服務業穩步增長以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上半年工業增加值、PPI分別同比增長15.9%、5.1%;國內消費稅同比增長12.8%,主要受成品油、汽車、卷煙銷售增長帶動;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17.7%,主要是企業利潤持續穩定增長;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24.9%,除居民收入增長帶動外,還與股權等財產轉讓和股息紅利收入增長有關;進口環節稅收同比增長27.6%,主要受一般貿易進口增長29.2%帶動。
壟斷罰款拉高全國非稅收入
從非稅收入看,上半年全國非稅收入16655億元,同比增長17.4%。
劉金云介紹,拉動非稅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隨著增值稅、消費稅較快恢復,附征的教育費附加等專項收入增長27.7%,拉高全國非稅收入增幅6.9個百分點;
二是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長12.2%,拉高全國非稅收入增幅4.4個百分點;
三是對部分壟斷行為的行政罰款等帶動罰沒收入增長27.9%,拉高全國非稅收入增幅3.1個百分點。行政事業性收費同比增長17.1%,其中,一季度增長26.3%,二季度增幅明顯回落至8.9%,一季度增幅高,主要是部分去年末收入集中在年初入庫。財政部門扎實執行各項降費政策,加大各類違規涉企收費整治力度,著力減輕企業負擔。
預計能夠完成全年預算收入目標
從財政支出看,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1676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中央支出同比下降6.9%,扣除部分支出撥付時間比去年有所延后因素影響后下降2.4%,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持續壓減;地方支出同比增長6.4%。全國財政“三保”等重點支出增長較快,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10.1%、8.2%、3.8%。
劉金云判斷,從后期走勢看,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問題依然存在,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基數抬高,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并提前享受新增減稅政策減收體現在今年下半年,預計今年下半年全國收入增幅將比上半年明顯回落。
“但考慮到上半年收入完成進度較快,經過努力,預計能夠完成全年預算收入目標。” 劉金云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