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 博士
國盛證券宏觀研究員,楊濤
事件: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6.4%(前值8.3%),兩年復合增速5.6%(前值6.5%);社零同比8.5%(前值12.1%),兩年復合增速3.6%(前值4.9%);1-7月固投累計同比10.3%(前值12.6%),兩年復合增速4.3%(前值4.4%),其中:地產投資同比12.7%(前值15%),兩年復合增速8%(前值8.2%);狹義基建投資同比4.6%(前值7.8%),兩年復合增速0.9%(前值2.4%);制造業投資同比17.3%(前值19.2%),兩年復合增速3.1%(前值2%)。
核心觀點:7月經濟回落幅度超預期,不只是疫情復發、洪澇災害等客觀原因。
1、7月經濟回落屬于預期內,但回落幅度明顯超預期,生產、消費、投資、出口、社融、就業等各項指標也全面走弱。歸因看,除了洪澇臺風、國內疫情散發、限產限電之外,應還有兩大原因:嚴控地產和化解隱性債務帶來的緊信用,疫情可能長期化的持續沖擊。
2、生產端:工業、服務業生產均明顯下行。
3、消費端:大幅低于預期,疫情沖擊尚未完全顯現。
4、就業端:小幅惡化,青年失業率仍處高位。
5、投資端:
>地產銷售大幅回落,土地成交回升。
>制造業投資意愿回落,關注結構性景氣變動。
>洪澇災害擾動疊加債務融資縮量,基建投資增速再降,預計下半年會回升、但難大幅走高。
6、整體看,7月經濟全面回落,表明經濟下行壓力確實變大,下半年政策寬松可期。關注可能的降準降息,以及緊盯專項債節奏。
報告摘要:
1、7月經濟回落屬于預期內,但回落幅度明顯超預期,生產、消費、投資、出口、社融、就業等各項指標也全面走弱。歸因看,除了洪澇臺風、國內疫情散發、限產限電之外,應還有兩大原因:嚴控地產和化解隱性債務帶來的緊信用,疫情可能長期化的持續沖擊。
分項看,不及預期的程度從大到小依次是:消費(實際8.5%,預期11.6%,差距3.1個點)>工業增加值(實際6.4%,預期7.9%,差距1.5個點)>出口(實際19.3%,預期20.8%,差距1.5個點)>固投(實際10.3%,預期11.4%,差距1.1個點),消費、生產表現最差。
具體看,主因有三:
>河南等地洪澇災害,南京等多地疫情復發,超過11省限產限電等因素。
>嚴控房地產和化解隱性債務帶來的緊信用。7月房地產銷售、新開工、施工同比增速均明顯走弱,居民按揭貸款也連續3個月同比少增,指向嚴控地產的效果正逐步顯現;此外,今年以來地方債發行一直偏慢,7月新增債券融資也顯著走弱。
>疫情可能長期化的持續沖擊。二季度以來各類變異毒株輪番出現,疫情長期化的預期逐步形成,對居民消費、制造業投資的抑制提升,同時“清零”政策對餐飲、旅游等服務業壓制明顯,也預示后續極端天氣、疫情等擾動消退后,經濟復蘇內生動能尚難全面恢復。
2、生產端:工業、服務業生產均明顯下行。7月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預期下行,應是受到限電、疫情、洪澇災害、基建地產景氣下行等多重因素影響。分行業看,僅汽車、電氣機械增加值增速回升,醫藥、基建地產產業鏈增速回落較多。往后看,8月仍處于夏季用電高峰,限電拖累可能難以明顯緩解,疊加疫情影響,工業生產可能繼續受限;9月以后隨著電力緊張緩解,疫情預計也將逐步受控,工業生產可能有所反彈。
3、消費端:大幅低于預期,疫情沖擊尚未完全顯現。7月社零環比-0.1%,是今年2月以來首次轉負,兩年復合增速較前值大降1.3個百分點。結構看,商品消費的降幅大于餐飲消費,部分消費升級產品和地產消費回落較多。往后看,8月中旬國內疫情已有受控跡象,預計后續消費增速將逐步反彈,但年內可能仍難以回到正常水平。
4、就業端:小幅惡化,青年失業率仍處高位。7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微升0.1個百分點至5.1%;結構上,7月16-24歲青年調查失業率較前值升0.8個百分點至16.2%,明顯高于疫情前,且與去年疫情期間的失業率高峰水平相當,既和這兩年畢業生集中有關,也應和教育培訓監管變嚴、疫情沖擊服務業等因素相關。
5、投資端:基建地產明顯回落,制造業投資意愿下降
>地產銷售大幅回落,土地成交回升。7月商品房銷售較6月繼續大幅回落,但土地成交持續回升,與住房銷售走勢相反,應是與多地擴大熱點區域的土地供應有關。地產投資小幅回落,其中開工回落較多,施工竣工仍相對偏強。去年下半年以來,調控政策持續加碼影響下,地產銷售景氣持續下行,近兩個月更出現加速下行趨勢。往后看,近期青島、天津等多地集中供地政策調整,有望為房企留出利潤空間,也可能支撐房地產景氣。
>制造業投資意愿回落,關注結構性景氣變動。統計局公布的1-7月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速有所加快,但根據累計增速倒推的7月制造業投資當月增速較6月下降,且7月BCI企業投資前瞻指數和PMI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指標也指向企業投資意愿也趨于回落。分行業看,紡織業投資增速提升較多,電子設備業投資小幅回落,關注其背后可能的景氣度變化。往后看,上游行業投資的環保政策壓制預計仍難放松,而中下游行業受疫情、大宗價格高位等干擾也難明顯加速,整體制造業投資復蘇幅度和斜率可能均有限。
>洪澇災害擾動疊加債務融資縮量,基建投資增速再降,預計下半年會回升、但難大幅走高。7月基建投資增速明顯回落,主因極端天氣、專項債與城投債融資縮量。維持報告《對下半年財政、專項債、基建的5點理解》判斷:下半年基建增速會回升、但很難大幅走高;1-7月專項債7成左右投向基建,下半年專項債加快發行對基建的支撐力度有望再強化。
6、整體看,7月經濟全面回落,表明經濟下行壓力確實變大,下半年政策寬松可期。維持我們此前判斷,下半年穩增長、穩就業的必要性增大,總基調應會轉向偏寬松,貨幣和財政會更積極,再降準甚至降息可期;同時,防風險、嚴監管延續,仍需關注房地產調控、地方債務化解、問題企業處置等領域進展。短期看,建議緊盯專項債發行節奏。
風險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環境惡化、政策力度超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