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背景
“十四五”時期建設數字中國,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電子發票、電子檔案是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重要基礎,驅動產業互聯實現數字經濟的重要舉措。從2015年到2021年,國家在財稅改革方面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2020年疫情,加速了數字化發展進程。其中,專票電子化是推動稅務監管和企業財稅管理變革的里程碑。2021年1月21日起,專票電子化正式全國推行,2月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局、國家檔案局、商務部啟動電子發票電子化報銷、入賬、歸檔試點工作,國家稅務總局憑借稅務Ukey的普及以及電子發票改革開啟金稅四期建設的大幕。
(二)企業簡介
天津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源集團”)成立于2013年5月30日,經天津市委、市政府批準,由天津市津能投資公司和天津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重組而成,是天津市國資委監管的國有法人獨資公司,注冊資本100.85億元。截至2020年底,能源集團共有參控股企業100家,其中全資及控股企業60家,資產總額569.69億。集團以“四源”,即電源、氣源、熱源、新能源為主營業務,承擔著保障天津市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的重任。
(三)財務數字化再上新臺階
能源集團從2018開始上線以用友NC65系統為主的業財稅資一體化平臺,主要功能包括賬務處理、集團統一客商管理、內部協同管理、固定資產、報表及合并、網上報銷、影像系統、稅務云進項發票管理,覆蓋集團本部及下屬單位。通過網絡報賬系統的實施,實現所有企業收支業務線上化處理。全員通過平臺實現自助報賬、票據影像傳遞,系統在線審批,銀企直聯直付,財務自動記賬等功能。在集團全域數字化的戰略下,財務系統實現了與供熱營業收費系統、合同管理系統、項目管理系統、資產系統等核心ERP系統的集成融合,從而形成業財一體化閉環流程。業務數據前端一點錄入,全程共享,所有業務單據、附件影像、審批流程、賬務數據全過程可追溯。與此同時集團財務數字化也面臨諸多挑戰:
1.多組織多系統集團數字資產亟需統一規劃集中共享
能源集團旗下上百家參控股企業,業務板塊涉及發電、燃氣、供熱、新能源、金融產業五大領域,每年業務運行沉淀下來大量的數據資產分散在各個業務系統,其中與經濟事項相關的業務單據、原始影像、財務憑證及報表等檔案數據占到60%以上,沒有形成統一歸檔的電子化文件,不利于檔案后期便捷利用與統一管理。
2.電子歸檔需直面異構系統對接與合規控制難題
能源集團在推行無紙化的過程中,建設了大量的業務系統,如OA系統、資金系統、合同系統、報賬系統、項目管理、資產系統、財務系統等,這些系統主要解決了線上業務處理的問題,沒有實質性地解決紙質文件存儲、存檔的問題,最終是否能夠實現無紙化,關鍵是看存檔環節是否能夠與各系統打通,將各業務系統電子化流轉數據按照統一的格式和檔案管理規范實現電子化歸檔。
會計檔案歸檔必須滿足國家財政、稅務及檔案等多口徑的要求,核心是記賬憑證、會計賬簿、業務單據及原始憑證、附件影像之間的關聯索引,確保電子檔案的真實、準確、完整、安全,滿足《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及國家有關電子檔案管理要求。歸檔范圍合理,歸檔過程規范,歸檔存儲格式符合要求,元數據基本齊全,“四性檢測”有保障,這是電子會計檔案的核心。
3.電子會計檔案如何嚴格按照驗收標準落地實施
作為電子會計檔案試點項目,從檔案局、稅務局、財政局、商務局到試點單位,對試點驗收標準往往存在不同的理解,具體把握尺度上只能依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2015】79號令,《企業電子文件歸檔及電子檔案管理指南》檔案〔2015〕4 號,《關于規范電子會計憑證報銷入賬歸檔的通知》財會〔2020〕6 號等相關法規的要求,抽絲剝繭把驗收標準梳理出來。我們將試點單位分為四類,每一類客戶分別按照不同的驗收標準和評價方式去對照分析,確保能夠符合相關法規的標準驗收要求。
(四)電子會計檔案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
1.形成企業報賬服務、財務入賬及電子歸檔數字化管理閉環
能源集團在原報賬系統、影像系統、資金系統、核算系統及核心ERP平臺基礎上,建設了電子會計檔案系統及稅務發票管理系統。原來通過報賬系統收集到的企業日常費用報銷、預付、待攤和借款的發票、單據完成賬務處理就到了流程的終點,現在上線電子會計檔案后,由報賬系統進入企業的銷項及進項發票和單據還要與記賬憑證、賬簿、報表形成內在關聯關系后一起最終進入檔案系統,真正形成了從數據產生到數據歸檔的數字化閉環。
2.電子會計檔案奠定企業數據中心基石
電子會計檔案在企業檔案中占據主導地位,大數據時代數據資產重要可以與工業時代的石油、鋼鐵相提并論,企業以構建數字化會計檔案為契機,逐步提升企業檔案的數據化水平。電子會計檔案將以企業業財數據為核心,逐步將企業經濟事項相關的采購、銷售、生產、固定資產、人力資源、費控等領域數據與財務數據進行關聯并歸檔,打通財務數字化最后一公里,形成完整的數字化資產為后續數據分析和利用提供基礎數據保障。
3.電子會計檔案推動審計模式發生改變
能源集團多達上百家企業,無論是企業內部審計還是第三方審計,無論是確定評估審計風險還是提供審計數據,每年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準備數據,甚至需要審計人員多次到被審計單位現場,有了電子會計檔案后,集團企業數據進行有集中數字化管理,評估審計風險,確定審計重點很多時候只需要在電子會計檔案中獲取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后再展開進一步的審計程序,在提高審計效率的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審計成本。
(五)做國企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派
“碳達峰、碳中和”是今年兩會熱議的話題,國家對于“碳中和”目標明確而堅定,繪制“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路線。天津能源投資集團作為國企從自身做起,成為務實行動派、先行者,積極發揮了國有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電子會計檔案的上線,檔案的紙張耗用、打印耗材使用大幅下降,集團每年150萬張電子檔案的應用,節約紙質、打印耗材、存儲及人工成本約120萬,助力能源集團實現綠色化、數字化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