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東省安委辦、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主辦的2021年廣東省“安全生產南粵行”活動,正在全省全面鋪開。11月18日-19日,“安全生產南粵行”活動在珠海舉辦了現場體驗活動。近年來,珠海因地制宜,針對城市防災減災特點,加強配置應急救援高技術裝備,逐步形成了一張圖式的“智慧城市”應急指揮調度保障機制,有效提升了城市應急管理水平。
廣東省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有關地市、縣(市、區)安委辦、應急管理局和有關單位,參與組織了此次“安全生產南粵行”活動。來自中央和省、市地方新聞單位以及部分港澳媒體,深入體驗此次“安全生產南粵行”活動,并進行了報道。
應急救援“因地制宜”,一張圖看懂應急全流程
珠海地處珠江口西岸,緊鄰澳門,有山有海。尤其是風光旖旎的海岸線,既是珠海城市風貌的象征,但另一方面也給城市應急救援提出新的要求。在珠海,經常性的應急救援任務都跟“!毕⑾⑾嚓P:一是海岸線應急救援,二是防臺風。
為此,主要應急管理局自上而下,以“!睘橹行,制定周密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預案。在海岸線應急救援方面,沿著海岸線搭建起一整套預警體系,尤其是近年來配備了功能強大的應急救援船和無人應急設備,增強了處置能力,一旦有特殊情況發生,能夠迅速啟動;在防臺風方面,珠海應急部門搭建起一整套實時探測系統,在臺風離岸600公里的時候能夠提前給各個分點位發送臺風預警,層層傳達至群眾,達到及時防災的作用。
而珠海還有一項經常性任務,就是城市防內澇。說起來,這跟珠!芭R!钡牡乩砦恢靡灿泻艽箨P系。在特殊甚至極端天氣條件下,當雨量較大,雨快雨急的時候,很容易發生城市內澇;并且大雨可能與海上的潮汐現象,以及突發性臺風等災害合并作用,增強了危害性。
加之,珠海很少有高層立交,但具有諸多下沉隧道,很有可能發生隧道水淹;排水管道可能被堵死,需要感知設備對各個水閘到調度都需要高效準確檢測。珠海應急救援提高對于天氣提前感知預警,提高防災處置能力。
為了全面提高整體應急救援能力,珠海在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建設中,從天空到陸地到海里,一氣呵成實現溝通協調流程,形成應急指揮調度一張圖。一張圖就能清晰明了看懂應急救援的全流程。珠海應急救援部門將110、119、120、森林消防等應急隊伍到衛星定位都放在一張圖里,可同時通知到各個單位,節省時間,提高了效率。圖中從單個對講機到每一輛消防車都有呈現,并以不同到顏色加以區分,在圖上便可以操作完成災情信息傳達。
無人應急救援設備,消滅應急救援“死角”
提升應急救援設備的現代化水平,能夠有效助力城市應急救援。如今在廣東的應急救援體系中,無人機、機器人等智能機械設備,以及5G、虛擬現實VR技術/增強現實AR等新技術,大量地參與到通信保障、搶險救援、偵察監測等各種應急任務中。
此次“安全生產南粵行”活動,與會者在珠海參觀體驗了珠海應急001船和無人應急救援設備。
1、珠海應急001船
珠海應急救援中心目前配備了珠海應急001船。這是全國首艘大型應急救援船,于2019年9月動工建造,2020年11月建造完成。珠海應急001船既是搜救船又是移動指揮中心,有衛星定位系統,離岸可以通過指揮雷達系統高效搜救,同時擁有兩個雷達,速度較快,可以及時有效趕往救援地;“一網統管”的連線系統,擁有基于多網絡支持、大數據共享、實時動態監控、智能輔助決策、融合通訊指揮功能于一體的應急指揮通信系統。
目前,珠海應急001船24小時在珠海香洲港備勤待命,主要針對漁港漁船、海島海域船舶應急救援與消防任務,提供海上應急指揮、通信、搶險救援、消防等多種用途功能。截止目前,珠海應急001船累計航行82航次(其中重大交通保障任務9航次,防臺避風及火災救援5航次,參與重大聯合救援演習3航次),總航時200小時,航程3000余海里。
2、無人應急救援設備
無人應急是當前應急救援中的新興高科技。無人設備探測常人不可及的區域,為防災救災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珠海在無人應急救援領域,在全國處于領先行列。
在珠海,創立于2010年的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注于無人船艇研發、生產、銷售與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為各個領域創造了新型設備,其中在應急救援工作中發揮了不可小覷的作用。過去,茫茫大海在過去是難以搜救的場所,無人救援設備的誕生,為更多遇難者帶來生機,讓救援人員不再“大海撈針”。
近年來,國家連續20年啟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珠海體驗活動是“安全生產萬里行”在廣東省內最為重要的落地項目。
據悉,年底之前,廣東省“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還將在廣東多個地市連續舉辦多項主題活動,涵蓋了“智慧應急”、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森林防滅火和自然災害防治、安全生產問題隱患和反面典型曝光、安全宣傳“五進”等多個主題。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宣傳活動,將推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意識深入人心,在全社會中樹牢“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等安全發展理念,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