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內突破“化工圍城”局面,搬遷關停四大片區所有工業企業。對于南京市政府這一決策,一些化企已經開始著手編制搬遷規劃,他們關心的是如何與政府溝通,解決搬遷中出現的問題,達成最佳搬遷方案,并借此次搬遷實現企業的調整升級。
2月18日,南京市委常委會集體調研生態文明建設并召開常委會作出重要決策:力爭十年內,南京搬遷關停4大重工業片區的所有工業企業,并有效改變“化工圍城”現狀,為生態省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據悉,此次被納入整體改造的4大片區分別是金陵石化及周邊、梅山、大廠地區、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地區。區域內共有各類企業73家,其中包括南化公司、金陵石化、寶化梅山化工、金桐石化等大型企業。這4大片區工業基礎地位顯著,區內4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市總量的16.4%,但其能耗占到全市工業總能耗的44.5%,南鋼、梅鋼、金陵石化、南化、南熱發電等14家重點企業(集團)年綜合能耗合計為1492萬噸標煤,占到4個地區總能耗的95%;工業廢水排放總量5160萬噸,占到全市總量的22.3%;二氧化硫排放量4.94萬噸,占到全市的40.7%。
顯然,這4大片區是南京工業排放的重點地區,其工業企業搬遷整治是打造生態南京的關鍵節點和重點。
政府決策既出,企業搬遷在即。圍繞這個近來被熱議的話題,日前記者采訪了多家涉遷企業。他們普遍認為,從大局意識上講,應當支持與配合政府行動,為此企業要多與政府溝通協調,爭取達成最佳搬遷方案,希望實現多贏局面。其中的一些先知先覺企業已經開始著手編制搬遷規劃,重點考慮諸如如何利用搬遷機遇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如何把握產品結構調轉方向,如何實現新老生產基地的平穩過渡等問題。同時,一些企業也紛紛表示,鑒于搬遷工作面廣量大,所需資金巨大,人員安置負擔過重,應當得到更多的政府幫助。
近年來南京打造生態省的步伐有所加快,特別是臨近2014年青奧會的這幾年,工業整治的力度越來越大,全市先后開展過三輪化工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治理了燕子磯、棲霞、六合等地區,搬遷關閉家化工企業數百家,取得了顯著治理成效。據了解,南京市與連云港市兩年前就已經達成初步意向,將南京市棲霞區、南京化學工業園的所有化工企業(除揚子石化和巴斯夫外)全部整體搬遷至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對部分嚴重危害環境并不適應搬遷的企業實行關停并轉。同時南京還將加快處于城市中心區的危險化學品企業的搬遷,并加強對搬遷過程的安全監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南京市的前三輪整治行動中,盡管被關停、搬遷企業因故土難離,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但最終均能以大局為重,配合政府順利按時完成了三輪整治任務。對于這次的搬遷,受訪企業表示“比較突然,之前并未聽到確切消息”。由于搬遷將給企業生產經營及發展帶來較大壓力,片區內受訪化企希望相關部門要加快建設工業園區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為企業搬離提供基礎,同時也要給予搬遷企業各項優惠政策,如設立企業搬遷專項資金,給予搬遷企業土地補償,對搬遷企業優先考慮工業扶持資金、貸款貼息、國家淘汰落后產能補助資金等,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據悉,南京此次的工業企業搬遷將分四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14年~2015年,加快推進4個地區中小企業整治,研究制定4個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總體方案,推進區域內中小企業的關停和搬遷工作。重點骨干企業搬遷改造協調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第二階段,2016年~2018年,全面啟動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其中南化公司逐步關停現有生產裝置向化工園區轉移發展,南鋼逐步壓縮產能,華能電廠機組逐步實施關停,烷基苯廠、金陵船廠等重點企業完成整體搬遷工作。4個地區中小企業基本全部關停。
第三階段,2019年~2021年,完成南化公司搬遷轉型工作;全面啟動南鋼、梅鋼、金陵石化等重點企業搬遷項目建設。長江大橋地區全面建成下關濱江商務區和濱江風光帶,打造特色濱江企業集聚區。
第四階段,2022年~2025年,4個地區實現工業全部退出,完成南鋼、梅鋼、金陵石化等重點企業搬遷關停工作,全面完成4個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