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虛擬運營商是什么?
虛擬運營商(VNO—Virtual Network Operator),是指擁有某種或者某幾種能力(如技術能力、設備供應能力、市場能力等)與電信運營商在某項業務或者某幾項業務上形成合作關系的合作伙伴,電信運營商按照一定的利益分成比例,把業務交給虛擬運營商去發展,其自身則騰出力量去做最重要的工作,同時電信運營商自己也在直接發展用戶。
虛擬運營商就像是代理商,他們從移動、聯通、電信三大基礎運營商那里承包一部分通訊網絡的使用權,然后通過自己的計費系統、客服號、營銷和管理體系把通信服務賣給消費者。
工信部在2013年底和2014年初先后向兩批共19家民營企業頒發了虛擬運營商牌照。
二、產生背景
虛擬運營商的出現正是因為電信技術更新、發展和用戶對于電信業務需求的不斷增加及電信業務種類的激增,導致電信運營商角色的改變。虛擬運營商的出現,改變了以往電信運營的模式。
傳統的電信運營企業為保持核心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保持低成本、高效率的運營狀態,將重點集中于其最為擅長的核心網絡的建設與維護,對于大量的增值業務和功能化業務則將轉售給更加專業的企業,合作開展業務運營。用戶對于業務的質量和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樣虛擬運營商就應運而生。
從商業的運作上看,虛擬運營商并不具有網絡,但是通過網絡的租賃和使用為客戶提供服務,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于新業務的開發、運營、推廣、銷售等領域,這樣就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
從中國的電信行業的發展來看,傳統電信運營業的發展還處于一個相對的增長時期,尤其是中國電信分拆、電信行業重新布局等新形勢,將使電信行業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網絡的新建設上、業務的新運營上。因此,可以預測虛擬運營商在我國的發展還將依據行業的發展而定。短時間內并不會大規模的風行。
香港2001年發放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時,首個獲得牌照的潤迅通信計劃也被賦予了推出無線電話卡服務的權力,與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類似。
三、有啥用?
簡單來說,消費者可以從虛擬運營商處得到更加多樣的服務,同時也有望獲得更多“免費”的服務。為了競爭,虛擬運營商完全可能推出免費產品,然后通過其他服務盈利,就如同互聯網企業在互聯網上的玩法一樣。
以阿里巴巴為例,成為虛擬運營商后,可以讓使用其手機號段的用戶玩“來往”,流量完全免費。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認為,虛擬運營商能更專注于企業級市場和細分市場,“舉例來說,專注手機游戲的蘇州蝸牛,可以讓它的用戶玩自己的手機游戲免流量,以獲取更多的用戶數,然后通過廣告等其他業務創收貼補免費的流量成本。這種‘游戲+手機+流量’的經營方式就是對傳統收費模式的顛覆。而且,互聯網企業也為電信市場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 鄒學勇認為,這最終會帶來通訊行業的新一輪變革,也意味著電信行業的免費時代到來。
四、運行模式
電信運營商自身開發的市場仍然大過虛擬運營商所開發的市場。但是這種發展模式正在發生變化。不久的將來,電信運營業的市場開發方式將是:電信運營商——虛擬運營商——用戶。虛擬運營商將在整個電信運營業的鏈條中,處于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一方面是因為技術的復雜度提高、分類增加,導致業務種類繁多,網絡維護日益重要,這使得電信運營商把大部分的力量放在業務開發、技術維護、網絡運營支撐等工作上;另一方面是因為:電信運營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將迫使運營商把自身的主要精力放在創新上。
現今電信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已經不單是運營商之間的事,而是各自以運營商為中心的產業價值鏈之間的競爭。價值鏈是由運營商、設備供應商、虛擬運營商(服務供應商)等組成的,運營商已經日益需要和設備供應商共同創新(包括新技術、新業務),來提升自身所形成的價值鏈的競爭力,而創新的工作是最耗費各種資源的。
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競爭中,運營商將脫離費力而繁瑣的市場開發工作,而全力投入業務創新和網絡更新/維護工作中,以此取得相對競爭優勢,提升自身的整體競爭力。
五、八大派系
渠道派
這里大牌云集,有蘇寧、國美、迪信通、天音、樂語、話機世界、愛施德等。他們在通信圈混跡多年,與運營商有著深厚的合作關系以及豐富的群眾基礎,其現有的業務資源與虛擬運營商的要求也最為匹配,做虛商可謂近水樓臺。他們動作最快,其中樂語打響了第一槍。
互聯網幫
以360、百度為首。這兩家公司還沒有獲得牌照,不過都與運營商達成協議,在互聯網思維盛行的當下,他們的揮戈殺入無疑將競爭推向白熱化。“殺手”360善打免費牌,業界已見證它在殺毒市場的所向披靡,這一次殺入移動轉售領域絕對是來者不善。
電商派
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分析指出,意在獲取移動平臺入口,完善O2O生態。
終端派
如小米、聯想、富士康、海爾、海信等。他們在中國電信牽手的第三批名單中。這些智能終端廠商正圖謀轉型,從單純提供硬件向軟硬一體看齊。
金融派
以平安保險、民生銀行、中期集團為代表。其中,平安、民生的參與令業界吃驚。分析認為,其意在移動支付和移動金融,如何提供便利的基于移動設備的支付和金融服務是它們的著眼點。
行業派
指那些為特定行業用戶服務的公司,如北京華翔聯信、分享通信、中麥通信、三五互聯、長江時代等,即將獲牌的鳳凰資產、星美、海航也可歸入此派。
CP/SP派
以北緯通信、遠特通信、朗瑪信息為代表。他們出身于電信增值業務,活躍在以手機為窗口的移動互聯網江湖,與運營商關系密切。做手機游戲的蝸牛移動也可歸入此派,該公司出手迅猛,上周末還召開了第一屆合作者大會,聯合眾多內容商吹響了全面進軍的號角。
六、專家解讀
因為對這個轉售企業來講,它要依托運營商的這種基礎網絡來開展業務,第二點對基礎運營商來講,是進一步利用運營商已經建的一個龐大的一個網絡充分的利用它這個網絡資源,而且還能擴大他的運營基礎,對他來也是有好處的。”
為了確保虛擬運營商的發展空間,基礎運營商的業務轉售價格已有明文規定,即轉售價格不應該高于當地同類業務的最優惠的價格。作為首批虛擬運營商的天音通信,副總經理易江南表示,要通過向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盈利,而不是大打價格戰:我們希望在語音上不要打折,但是在流量上和移動互聯網的業務相捆綁,語音的降價就是價格戰的行為,流量捆綁是營銷創新。
介紹,用于虛擬運營商的號碼號段已經選定為170開頭,中國電信號碼段是1700,中國聯通是1709,中國移動是1705。未來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還可能擴展。同時,工信部對參與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的企業數量沒有限制。試點受理申請截至2014年7月,只要經過審核、符合要求的企業都可以獲得試點資格。
政府專門拿出一個號碼資源,分給不同的運營商,是保障他有足夠的資源,號碼的資源給他跟他合作的轉售企業來發展。
19家虛擬運營商大致可以劃分為線上渠道類、手機分銷類、游戲類、行業應用類四大類型,在每家虛擬運營商的背后,都有著自己一直擅長的主要業務,例如京東、阿里一直致力于電商行業,北緯通信、蝸牛主營游戲業務,蘇寧、國美是連鎖家電賣場、迪信通、話機世界等一直經營著手機業務。“與自身主營業務進行結合,轉售業務才有可能收獲更大的效益。”付亮表示。
七、發展推力
據了解,作為中國通信行業開發的產物這類的提供語音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和除通訊商的國企都有可能領取到虛擬運營商的牌照,作為當前最合適成為虛擬運營商的各大有產品提供語音通訊功能的互聯網公司,他們一旦成為虛擬運營商,將可以和三大運營商展開更親密的合作,強強聯手推動4G網絡的發展。
在未來的4G網絡時代里,如果通訊商繼續采用高額流量費用通過壟斷的形式謀取大量的利益,4G網絡的發展將會變得和3G網絡一般要死不活。由于微信、陌陌、連我等社交通訊工具和網絡電話的流行,運營商的短信、通話收益已經在逐年減少,強制要求對這些應用收費的方式是難以獲得大眾支持,因此頻頻傳出運營商與騰訊為首的這些有可能成為虛擬運營商的一些流量糾紛其實不過是運營商和這些虛擬運營商在利益分配上還沒有達到共識。
通訊商與虛擬運營商合作推出特定的流量包是必然的。在急速涌入大量IT從業人員的移動互聯網領域,通訊商利益遇威脅,互聯網公司難以在盈利模式上做出更多可行的突破。在4G網絡的發展,如果虛擬運營商和通訊商的合作關系在當前以熱點wifi、3G網絡為主的無線網絡環境中可以保持穩定的話,4G網絡和虛擬運營商將有可能重現SP時代的繁榮。
|